说“不要拿命换钱”和“5000万不够花”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1.jpeg

原标题:说“不要拿命换钱”和“5000万不够花”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这两天,围绕电商公司23岁女员工加班后猝死,掀起了一场大讨论:

原标题:说“不要拿命换钱”和“5000万不够花”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这两天,围绕电商公司23岁女员工加班后猝死,掀起了一场大讨论:

有人看到了资本的贪婪。

尤其在互联网圈,越是头部,加班文化越狠。正是这样的行业氛围,诞生了“996是福报”这样荒诞的金句。

也有人看到了法律的漏洞。

劳动法并未禁止加班,只要按合同付加班费,且不低于最低标准,就是自由选择。也就是说,“只要钱给到位,确实没问题”。有小道消息称,猝死女孩2019年7月入职,拼多多开出的待遇是每年150万的package。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是体制内的劳动者。据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钟鸿钧的观察,2020年政府部门因为抗疫猝死的超过60人。

还有人看到了大厂管理的官僚和低效。

无论在哪个公司,除了少数部门少数人,大部分人的加班都是低效且非必要的。典型的大厂社畜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白天各种协调会沟通会,手头的工作只能靠加班完成。为了表演工作量饱和,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谁都不敢先走,最后大家一起摸鱼加班,按时高效完成工作的人反而成了异类。

你会发现,虽然都是不满,但每个人在自己的平行时空,不满的点(以及背后的诉求)有很大差异。

有人不满的是不按规定给加班费,需要的是“把钱给够”。

有人不满的是隐形的加班文化,让人事实上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呼吁的是“停止内卷”。

大家对加班积郁已久的不满,在拼多多事件上找到了出口。

拼多多已经澄清这是供应商误登陆的个人发言,拼多多强烈反对

随着舆情的发酵,上海劳动监察部门已经宣布介入调查拼多多的劳动用工情况,今天央视新闻、新华视点等官方媒体也纷纷表态。拼多多势必要做出深刻反思。

搞不好,像阿里被查后取消强制361一样,拼多多以速度、效率、狼性著称的企业文化也会因此改变。

事情到这似乎已经可以得出结论,这是全体劳动者的胜利。

但加班这个古老的话题,是不是罚几家企业就能禁绝的呢?

因为这本质上是我们如何看待竞争,你可以有选择躺平的权利,但不可能剥夺别人选择奋斗的权利。

很多人天真地幻想,只要自己所在的部门,所有人联合起来不加班,就能停止内卷。殊不知其他部门依然在奋斗,最终结果就是把躺平的整个部门淘汰。哪怕你能与全公司的人合谋,公司之外依然有不肯停下的竞争者。

再往大了说,即使全中国的人都同意,我们已经奔小康了,不用那么累,可以歇一歇,其他国家是会跟我们一起躺平,还是抓住机会努力赶超?

可见,竞争永远不会消失。只不过,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过度加班属于恶性竞争,即使本人自愿,还有高薪激励,“用命换钱”也是应该被谴责和禁止的。

另一方面,现在大家对竞争的反感,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错误的预期,简单说就是欲望虚高。

就在拼多多事件引爆全网的前一天,1月3日,微博有个阅读破5亿的热搜是“中了5000万会立刻离职吗”。

在该话题下,一条引发热烈讨论的微博是“5000万根本不够混吃等死一辈子”。还有大V转发称,发现自己认识的女生普遍认为5000万一辈子不够花。

5000万是什么概念?

以普通人一辈子工作30年计算,要年薪达到166万连续工作30年才能攒够这些人口中的“养老钱”。这是普通人的正常预期吗?

另外,这些说“5000万不够花”的人会愿意加班吗?那什么工作可以用百万年薪让你轻轻松松混30年呢?结论是只有那些天生躺赢,投胎成功的人。按照这种逻辑,阶层只能进一步被固化。然后恶性循环。

老古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古往今来,奋斗都是唯一改变命运的路径。欲望虚高,又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目标只能永远是目标。

但类似的“凡尔赛”标准在社交网络层出不穷,而且水涨船高(过去讨论的还是中500万是否辞职,现在直接5000万了),真正的普通人看到这样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除了焦虑,除了干脆躺平,还有别的选择吗?

这股凡尔赛之风不可长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6:54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