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无界协同:家电零售如何重塑人货场?
全渠道融合并不意味着家电企业完全抛弃经销商,家电企业也无法抛弃经销商。
中国家电零售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一方面,曾经泾渭分明的线上线下渠道界限逐渐模糊,以京东MALL、天猫优品为代表的新型零售形态,正在重新定义消费者与家电产品的互动方式。而另一方面,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巨头企业也加速推进渠道改革,试图去除中间环节,缩短产品从工厂到用户的路径。
这场变革的本质并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整个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价值重构。当线上平台开始布局线下体验店,传统卖场加速接入即时零售网络,家电零售的边界正在被重新书写。
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企业的渠道改革更加明确的目的在于“降本增效”,通过全渠道融合以及直营化的路径,在去除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进而创造新的零售增量。
零售模式的进化论
十年前,家电零售市场还是线下连锁卖场与电商平台的“楚汉之争”。苏宁、国美通过规模化采购压降成本,京东、天猫则凭借价格透明和品类丰富快速崛起。
然而,渠道间的利益博弈始终让消费者在体验与价格间艰难抉择。这为当下家电业留下了发展的隐患——在渠道改革的需求下,家电企业与经销商的博弈被摆到了台面上。
转折点出现了2020年,疫情催化下,直播电商成为了家电业的救命稻草。在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新兴零售平台在疫情期间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亿,直接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不仅大量中老年人触网使用网购平台,更有大量消费人群出没在各直播间。这逼迫家电企业加快渠道融合的脚步,格力电器也在此时期启动渠道改革,推进云网批的落地。
而当下,线上线下的零售模式仍然加速升级,美团、京东等企业推动的即时零售,融合了线上购物、线下及时配送的模式,达成了“所见即所得”的消费逻辑,倒逼传统渠道必须重新思考存在的价值。
与此同时,京东大举布局线下,在京东Mall内陈列家电家具产品,将线下门店打造成家电体验馆。
以上种种,不仅意味着家电企业无法再针对线上、线下渠道厚此薄彼,更催生了全渠道融合的全新模式。有媒体指出,头部家电企业正在推动直营模式,加速“直达用户、直卖用户”的经营模式落地。企业希望通过线上线下同品同价等策略,进一步缩减第三方的运营商体系,最终建立起“工厂、零售商、用户”高效、便捷的直营体系。
生态重构
全渠道融合并不意味着家电企业完全抛弃经销商,家电企业也无法抛弃经销商。预计未来渠道模式将呈现"橄榄型"结构:一线城市以体验中心为主,县域市场依托授权店,乡镇保留社区服务站。
其中直营店作为线下渠道的主动脉,作为供消费者体验、消费的场景,未来主要在大型城市布局。与此同时,传统经销商则仍然作为毛细血管,深入全国各地。
不过,取消中间的销售层级,企业直接链接末端经销商也将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头部家电渠道商的布局同样不可小觑。头部家电渠道商已从单一家电销售向家居生活解决方案转型,通过品类延伸与服务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从品类拓展来看,除了大连锁渠道开展场景体验式门店,形成家电、家居、餐饮等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模式。
其中,京东MALL计划2025年底前将门店扩展至27家,覆盖核心城市及高潜力二线市场,依托智能导视系统实现“线下版京东APP”体验,实时同步线上销量排行引导消费。天猫优品则通过1.4万家县域数字化门店构建“1小时生活圈”。苏宁易购通过“社区服务站+零售云万店”模式,在县域市场建立超5万个以旧换新服务点。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渠道改革正通过全渠道覆盖、场景化体验、服务生态重构、敏捷组织变革与技术深度赋能,完成从产品销售者向生活服务商的转型。
这一过程中,核心逻辑已从“流量争夺”转向“用户价值深耕”,通过整合设计、施工、售后资源构建全链路服务能力,最终实现从“卖产品”到“创生态”的跨越。未来竞争将聚焦生态整合效率与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渠道的价值将在满足品质生活需求中持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