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布局制造产业定制化

1.jpeg

随着"新品牌计划"的深入推进,拼多多正持续推动高性价比商品快速下沉,同时,也借助平台技术、数据和渠道,带动一批企业由中国制造向质造和智造方向迭代升级。

8月17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联合JVC电视发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以来的首批定制化智能大屏电视。且该批产品将于8月18日零时正式登陆拼多多"限时秒杀"、"大牌驾到"等日活跃用户过亿专区。

拼多多副总裁井然表示:"在'新品牌计划'的推动下,拼多多已于今年推出超过1300款定制化产品,累积订单量接近7000万单。拼多多将联合优质品牌,深入研发智能家电和智慧家居。"

随着"新品牌计划"的深入推进,拼多多正持续推动高性价比商品快速下沉,同时,也借助平台技术、数据和渠道,带动一批企业由中国制造向质造和智造方向迭代升级。

电视行业的"下半场"

2018年以来,电视行业陷入集体低潮。

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零售额规模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受市场增速放缓以及面板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电视价格创下近几年历史低位,"价格战"几乎成为各大品牌抢占市场的唯一手段。

"电视的颓势不只来自于行业本身,由于大屏内容的丰富程度远低于移动互联网端,用户和电视的关系持续弱化。行业不仅需要投入硬件革新,还要赋予电视更多意义,让用户回归大屏场景。"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朱圆圆分析认为。

互联网平台是为数不多保持增速的电视渠道之一。奥维云网预测,2019年,线上电视销量将达2335万台,占行业比攀升至50.8%。

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拼多多电视产品累积销量已突破160万台,同比涨幅超过180%。在618"百亿补贴"的推动下,包括创维、海信、康佳、TCL、小米、长虹在内的各大品牌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超过75%销往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仍保持增长,但行业的红色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拼多多AI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表示:"随着行业存量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正确的开启'下半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面板产能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硬件、内容,成了主导品牌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硬件的研发和整合考量企业的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内容则决定了电视能否加深与用户的联系。

包括小米、风行在内的互联网品牌,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电视行业,主要原因便在于更高的硬件性价比、渠道优势,以及内容整合能力。"电视有望触底反弹,迎来行业拐点。"陈秋表示:"随着交互方式的革新和内容的丰富,用户'大屏'和'小屏'的使用时长可能发生新一轮的转变。"

法国调查公司Eurodata TV Worldwide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用户平均每天电视使用时长为2小时2分钟,美国用户则高达4小时3分钟。

"国内互联网内容与大屏的关系正在加深,行业资源也在加速向生产优质内容倾斜。同时,新的交互方式和智慧家庭生活场景,将引导更多消费者回归大屏。"陈秋表示:"这样的态势下,拼多多最大的职能是通过新的产业模式,帮助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扩充渠道、强化品牌。"

构建产业闭环

拼多多的产业模式,是打造生产设计一体化(兆驰)+品牌(JVC)+平台(数据支撑、资源倾斜、渠道覆盖)+内容(FUNUI系统)的完整产业和渠道闭环,通过产业协同和企业智能改造,降低各环节成本。

作为该模式的设计和生产方,兆驰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电视生产企业之一,年产能超过1000万台,为全球多个一线品牌提供ODM制造及技术服务。目前,兆驰生产线的自动化率超过70%。且兆驰于2017年获得JVC电视中国区独家授权,JVC是日本第一台电视的缔造者。

今年7月,兆驰与拼多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兆驰向拼多多开放了包括设计研发、产品结构等在内的所有生产信息,拼多多则在需求端收集、转化数据,并且反馈给兆驰。双方依托JVC电视品牌,实践以需定制、按需定产的新模式。

据悉,双发首批定制化产品共包括32英寸、39英寸、55英寸,以及65英寸在内的4款智能电视。"JVC电视和拼多多团队在用户画像、定价策略、尺寸参数、供应链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JVC电视中国区负责人表示:"依托拼多多平台,JVC电视借助数据流、硬件、软件和智能的交互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决策。"

拼多多方面表示,"新品牌计划"将联合兆驰与JVC,持续实践小批量、多品类的个性化定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供应链体系,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并以数据迭代的方式,引导电视产品智能研发。与JVC的探索经验,也将应用于更多"新品牌计划"电器和3C数码领域,推动一批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研发、生产和销售。

拼多多正加大力度布局包括冰箱、移动空调、智能家居等在内的行业,将持续推出定制化产品。

目前,"新品牌计划"已经构建了覆盖多行业的产品矩阵,带动一批制造企业开拓内需市场。对此,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企业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张洪兴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要在生产上形成柔性能力,研发上实现单点突破,营销上结合大数据,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00:55
下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