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两便与皮肤管理:点亮脊髓损伤患者重返社会之路
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全国脊髓损伤者关爱行动和康乐保中国联合举办“2021国际脊髓损伤日公益直播活动”
北京2021年9月6日 /美通社/ -- 日前,《中国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2021版)》(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引发社会各界及广大脊髓损伤患者(以下简称“伤友”)的关注。《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伤友两便管理、皮肤管理意识薄弱,泌尿系统感染、上尿路损害、压疮等并发症高发,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之路困难重重。
国内近八成伤友排尿方式不当,膀胱排空要认“金标准”
廖利民倡导促进间歇导尿在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临床诊疗中的推广应用
《白皮书》起草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科主任许涛表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管理现状堪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兼尿控学组组长廖利民提到:“国内很多伤友采用手法排尿方式,这种方式下的膀胱压力通常超过安全范围,导致尿液返流至肾脏。久而久之,肾皮质变薄,肾功能衰竭,最终危及伤友生命。”
廖利民表示,间歇导尿是全球公认的膀胱排空“金标准”间歇导尿能够实现膀胱间歇性的充盈与排空,有利于保护膀胱功能和肾功能,显著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风险《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仅有20.2%的伤友采用间歇导尿方式排空膀胱基于此种现状,廖利民倡导促进间歇导尿在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临床诊疗中的推广应用同时他强调医护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患者教育,普及间歇导尿理念,让更多伤友掌握科学的膀胱管理方法,重建生活信心
吴娟建议伤友保证饮水、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合理摄入,并采取恰当的辅助排便手段进行肠道管理
此外,伤友的肠道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神经泌尿科副主任吴娟介绍,与神经源性膀胱机理相似,伤友容易出现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多伴有恶心、便秘、痔疮等症状吴娟建议伤友要保证饮水、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合理摄入,并采取腹部按摩、肛门按摩等辅助排便手段,让“排便反射”逐渐恢复和建立,形成规律的排便机制
皮肤管理要上心,压疮预防是关键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泌尿与代谢康复中心护士长申红梅介绍,15%的伤友在伤后一年内发生压疮,27%的伤友在伤后两年内发生压疮,还有40-80%的伤友反复出现压疮
申红梅呼吁伤友重视压疮预防
申红梅建议伤友采用多种方式预防压疮:由于伤友长期乘坐轮椅,坐骨结节下面的皮肤容易发生压疮,可以通过铺设充气型坐垫、记忆泡沫或硅胶软垫来进行预防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站立式轮椅,通过变换体位起到减压作用同时,伤友要保持身体的活动,建议卧床伤友的翻身频率保持在两个小时一次(白天),以及三个小时一次(夜晚),尽量使用气垫床此外,伤友要加强营养,摄入蛋、奶、瘦肉等含高优质蛋白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保持皮肤健康
《白皮书》指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亟需加强两便管理和皮肤管理的认知,这需要医院、康复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合力值9月5日国际脊髓损伤日到来之际,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全国脊髓损伤者关爱行动和康乐保中国联合举办了“2021国际脊髓损伤日公益直播活动”, 携手脊髓损伤领域的临床医疗康复专家、护理专家、以及伤友榜样们,向伤友普及两便管理和皮肤管理等医疗康复知识,为伤友重返社会提供切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