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点、两大投资主线 “双十”基金经理畅谈2021投资
原标题:三大关键点、两大投资主线“双十”基金经理畅谈2021投资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在业绩和规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专业投资实力愈发受到市场认可。正值展望2021年市场之际,绩优基金经理对于明年市场的判断备
原标题:三大关键点、两大投资主线 “双十”基金经理畅谈2021投资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在业绩和规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专业投资实力愈发受到市场认可。正值展望2021年市场之际,绩优基金经理对于明年市场的判断备受关注。作为全市场少有的投资管理经验10年以上且复合年化回报超10%的“双十”基金经理,工银瑞信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工银新蓝筹股票基金基金经理以及工银灵动价值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王筱苓表示,预计2021年市场将从流动性驱动转为盈利驱动,成长与价值风格的估值分化将收敛,重点关注金融防风险、中美关系扰动、全球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发力情况三大因素,中长期看好长期景气的优质赛道如消费、科技等。
明年估值分化预计收敛
展望明年市场,王筱苓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货币政策等方面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较为确定,虽然流动性紧平衡,但居民配置会中长期偏向权益市场。
首先从全球经济增长来看,王筱苓分析,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较为确定,上市公司盈利面还将延续改善势头,这对权益市场有正面支撑。疫情反复会暂缓经济复苏节奏但不影响经济复苏的趋势,疫苗大范围使用的时间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和幅度的重要变量,各国政策托底刺激意图确定,财政纪律的打破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使用使得发达国家政策刺激空间仍存。
而从国内情况看,王筱苓分析,受消费均值回归、出口维持高位、建安投资尚平稳和制造业投资结构性回升影响,短期国内经济将延续复苏。在环比延续复苏和低基数作用下,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将超过15%。考虑到国内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和补偿性需求逐渐得到释放,预计全年环比扩张将逐渐放缓。
王筱苓预计,2021年政策防风险权重上升,流动性紧平衡。宏观政策防风险权重上升背景下,短期流动性难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再提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曾表示,政策退出是迟早的,也是必须的,退出的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与此同时,近期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加大不良资产、高风险影子银行等领域的处置力度。从市场利率来看,近期市场利率整体延续上行态势,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8月初的2.94%上行至11月末的3.3%,Shibor3M利率从8月初的2.59%上行至11月末的3.1%。2020年1-10月居民累计新增存款为8.99万亿,已接近2019年全年居民累计新增存款(9.7万亿)。
王筱苓认为,在“房住不炒”的地产监管政策下,权益市场作为吸引社会投资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面临的流动性环境并不悲观,“房住不炒”和资管新规调整的综合影响下,当前居民部门资产配置压力仍大,中长期仍然是以权益为主,充分分享我国增长的优秀成果。
当前市场聚焦于成长与价值风格估值分化,给与稳定增长类公司的溢价越来越高。对于这一情况,王筱苓表示,一方面基金重仓股中成长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且随着经济的修复,政策防风险权重上升流动性紧平衡,其估值难以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历史上行业分化大、且传统低估值金融地产、顺周期板块显著跑输新型成长行业的年份,次年都迎来了低估值板块的修复,低估值表征的行业比如银行、房地产、建筑建材均有较好表现。预计2021年市场从流动性驱动转为盈利驱动,成长与价值风格的估值分化将收敛。
关注三大关键点
谈及影响2021年的因素中,王筱苓谈到了三大关键点值得关注。
第一、金融防风险主题再度凸显。在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关于宏观杠杆率及金融防风险方面均有新的表述,重新强调维持宏观杠杆率稳定;同时,在金融防风险方面,相比于二季度,强调了稳妥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健全风险处置责任体系等。在经济复苏、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背景下,金融防风险主题再度凸显。按照央行7月底发行的文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而在资管新规到期前,随着金融防风险主题再度加码,不排除出现金融去杠杆下对市场的情绪冲击。
第二、中美关系对国内资本市场仍将带来扰动。经历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华为事件等,目前国内外投资者对中美关系上已经形成较强的一致预期,即拜登当选后美国或将延续遏制中国的政策基调。从中长期来看,中美冲突风险仍然存在。
第三、目前全球宏观政策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财政政策的发力情况。就年内来看,美国财政刺激方案大概率难以出台。但在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后,预计明年一季度在美国财政刺激方案推出预期支撑下,市场对经济复苏持续性等预期有望再度升温。
此外,王筱苓表示,疫苗大范围使用的时间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和幅度的重要变量。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给前期受益疫情和受损疫情行业的基本面带来较大变化,短期原油、航空、酒店、旅游等疫情受损行业开始反应。后续需要跟踪全球疫苗的实际效果和产能情况,发达国家多技术路线储备,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可能需要全球援助。
看好两大投资主线
2020年,科技、消费、医药一度表现神勇,成为引领市场上涨的主力。而自10月份以来,银行、煤炭等顺周期板块走出强势格局。
对此,王筱苓基金表示,11月业绩趋势下的顺周期风格和日历效应下的低估值蓝筹风格共振,上证50、沪深300领涨,周期、金融表现突出。金融周期股的上涨一方面反应了经济复苏背景下行业基本面的好转,另一方面也与四季度的资金博弈等因素有关。而12月投资线索上,一是仍关注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金融周期等低估值板块,二是在估值和业绩的平衡中继续选择可选消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医药等投资机会,三是关注受益十四五规划等产业政策的投资机会。
展望2021年的赛道选择上,王筱苓则针对上半年和下半年有不同看好领域。
王筱苓预计,2021年上半年处于信用收缩以及A股盈利扩张阶段,建议关注两大主线:第一,新兴行业中保持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互联网媒体和生物医药等;第二,伴随全球经济复苏下的出行旅游恢复受益板块、可选消费、顺周期部分上游子行业,其中包括酒店及餐饮、航空机场、旅游休闲、摩托车、化学原料、稀有金属、化学纤维等。
对于明年下半年,王筱苓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恢复常态,疫情影响下的企业经营活动逐步改善,顺周期品种的行情演绎结束,中长期依然看好长期景气的优质赛道,如消费、科技等,重点关注十四五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保健、软件、生命科学、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气设备和航空航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