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7家企业被取消国补资格!下半场国补将迎更严合规审查
以旧换新政策对提振消费、促进绿色循环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国家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推进,各地消费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然而,近期多地通报的骗取补贴乱象,也引发了各方对政策执行规范性的高度关注。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如何防范资金流失、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补贴实效,已成为当前行业与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
四川再取消7家企业国补资格
公开消息,9月26日,四川省商务厅发布《关于清退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违规销售企业(第五批)》的公告。
公告显示,经第三方审计机构和广安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确认,邻水县百顺电器经营部、邻水县四六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广安风锐商贸有限公司、邻水县合得商贸有限公司、邻水县顺亨商贸有限公司、邻水县天锐耀家电有限公司、广安市蓉城商贸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在参与四川省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活动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使用虚假安装照片、虚开发票、串通他人提供虚假交易信息、申报销售金额与实际销售金额不符、补贴申请人与实际购买人不符等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行为,涉嫌套骗取补贴。
根据四川省商务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商市建〔2025〕3号)等相关规定,取消以上7家企业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活动资格。涉及的补贴资金已由县级商务主管部门追回,违法犯罪问题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此前6月5日,四川省商务厅发布《关于清退家装厨卫“焕新”违规销售企业的公告》显示,在2025年四川省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中,经数据核查发现,四川黑泽创意家居有限公司存在异常情况。经成都市调查确认,该公司在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中销售非补贴品类的定制家具,并虚开发票套取补贴。
四川的案例并非孤例。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多地均出现骗补行为的查处通报。今年9月,26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度审计报告,其中6个省份审计报告明确指出,“国补”资金存在骗补及违规使用问题,涉及金额上亿元。据报道,湖南审计报告称,汽车置换、农机报废更新等领域补贴资金被骗取或违规使用,涉及金额约9373万元;河北审计报告指出,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未按标准或重复补贴152万元,涉及石家庄、沧州、邢台等9市。个别地方家电承办企业临时提价,某市3家家电企业活动期间销售价格、备案价格均高于近3-5个月的销售价格等。
对此,央视网评认为,这些乱象不仅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流失,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容易影响政府公信力,而普通消费者的体验同样大打折扣,有消费者发现,某些商品标注“国补”标识后,价格不降反升。深究乱象根源,既有不法商家与骗补企业恶意欺诈、部分消费者“薅羊毛”心理推波助澜,也有政策从流程设计到落地执行粗放化等现实因素,技术与监管环节的一些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网评认为,各地政府对待“国补”不能只是“花了钱就了事”,更要实施精细化治理、强化部门协同、健全监督机制。更为关键的是,各地要加大对骗补、套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畅通消费者监督举报渠道,对违规主体第一时间取消补贴资格、追缴非法所得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此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在今年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提出,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优化消费投资环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以旧换新步入精准实施阶段
按照规划,今年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10月下达,对此,行业人士认为,伴随“金九银十”、黄金周、以及接下来双十一、双十二等节点,以旧换新有望持续激活市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6%、14.3%、14.2%、7.3%。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
分析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同时,也要确保补贴效果最大化、防止市场乱象。消息显示,近段时间,多地以旧换新政策正围绕涉及品类、补贴方式等核心环节进行调整。
其中,多地针对以旧换新补贴采取“摇号”、资格券、先到先得用完即停的方式。行业人士认为,这是在一定的预算下提升分配效率与公平性,把有限的资金更精准地投向真实换新需求,让真正需要的人群受益。
央视网评认为,商务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政策实施细则,明确补贴商品的定价机制和参与条件;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国补商品价格监测频次,对“先涨价后补贴”等行为及时查处;主管部门需强化补贴资格审核,比如像山东省实行“市级初审+省级复核”机制、引入第三方核验等方式降低风险。
四川省商务厅在公告中传递出明确信号,提醒全省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的经营主体,务必严格执行政策,加强自律管理,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将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违反相关规定套骗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业人士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对提振消费、促进绿色循环具有深远意义。行业期待在政策持续优化与监管强化的双重保障下,真正实现“惠企利民”的政策初衷,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律,珍惜政策机遇,共同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让“国补”资金真正服务于民、赋能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