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浪潮下,被CCTV新闻“点赞”的长虹做对了什么?
中国家电业的“含绿量”,已成为全球市场角逐的“含金量”。
近日,随着CCTV-新闻“年中经济观察”将镜头聚焦于长虹等头部家电企业,绿色家电与用户之间的“双向奔赴”趋势愈发惹人关注。
而“双向奔赴”一词,恰好完美勾勒了当下家电市场的生态——政策补贴的“绿色指挥棒”在前指引,家电企业转向绿色产品,消费者用订单投票,市场供需两端形成良性共振。
以技术穿透生产端“碳壁垒”
今年上半年,各行各业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聚焦在绿色家电来看,一方面国家政策引导带有鲜明的“低碳导向”,另一方面绿色家电产品效果更好更节能,消费者更加青睐节能家电产品。在此背景之下,家电企业也将资源和精力投向绿色家电打造。
以被CCTV新闻“点赞”的长虹为例,其绿色实践从产品设计与生产源头开始,将绿色制造从口号变为可量化的工业实践。比如在电视制造端,长虹生产重心已转向一级能效产品线。
在位于四川绵阳的长虹智慧显示工厂,高能效电视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平均每1分钟就有1台85寸的一级能效智能电视下线。这条产线是去年底长虹投资近千万元,在原有产线基础上改造升级而成。在满产情况下,日产能超过2000台。
长虹智慧显示(中国)工程技术所副所长张万禹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今年1-5月,长虹的一级能效电视产品出货占比高达70%。
面对订单激增,为高质量保交付,长虹持续优化产品工艺技术,拉通了整个供应链及交付管理等环节,全力保障高能效产品部件的齐套供给。
用AI重新定义节能用户体验
生产端之外,消费端对绿色家电需求更加直接。对广大消费者而言,产品品质越来越好与越来越节能才是绿色家电浪潮该有的回馈。
而当节能成为基础要求,并且用户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长虹选择通过AI技术赋予绿色家电新体验。
长虹智慧显示(中国)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杨超表示,当前,消费者更注重节能、智能、健康、舒适的产品体验,所以长虹电视加强了高光效LED的应用与节能算法的研究。此外,长虹更将AI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电视,率先研发推出AI TV,让电视成为客厅最主要智能体。
作为行业首批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长虹凭借多年来沉淀的科技创新实力,不仅在电视产品方面引领行业,也在冰箱、洗衣机以及空调产品端实现绿色主导。
其中,在保鲜领域深耕的美菱,始终专注于围绕“保鲜”的用户心智开发,确立品牌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打造M鲜生、冻鲜生冰箱,蓝氧烘护套装、立式冷柜等明星产品,满足用户对于冰箱、洗衣机等高品质生活家电的需求。
夏季,空调的节能效果更备受消费者关注。长虹空调营销事业部市场部部长李蝉君表示,今年3月份长虹空调推出的新品客餐厅Pro共享空调,在0.1度精确控温等多项节能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搭载了“AI云节能技术”,依托两大AI识别大模型和一大AI决策中心,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持续学习和深度分析,能够自主智能调节运行频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温度波动和能源消耗。
节能产品的科技化创新,用户换新体验的全流程打通,以及研发、生产和服务全流程的全方位升级,长虹不只是用丰富的AI家电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在不断提升与用户息息相关的全链能力,助力绿色、节能的家电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长虹的实践也揭示了一条可持续路径:绿色转型不是环保情怀的单项输出,而是技术价值与用户需求的精准耦合。当AI云节能技术让空调“越用越省电”,当92.6%的可再生利用率贯穿空调产品生命周期,节能已从政策要求内化为企业竞争力。
放眼行业,绿色家电与用户的这场“双向奔赴”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从政策持续加码到消费升级深化再到技术边界扩展,长虹以绿色制造为基、AI赋能为翼,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范式。
当企业绿色战略与用户低碳生活理念真正同频,中国家电业的“含绿量”,已成为全球市场角逐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