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汽车供应链巨头,在中国落地“完全自主可控”

1.jpeg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增强,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尝试逐渐增加。

  2025年,世界汽车制造业格局在前所未有动荡之中面临深层次的变革。而安波福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和智能驾驶供应链巨头,亦在顺势而为,积极调整。

  近日上海车展期间,安波福推出多款100%的本土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试图推动在华供应链全面本地化进程,以期实现在华销售OEM客户业务链、本土OEM出海业务链的自主可控。

  “我们正在全力、全速推进本地化战略2.0.以中国技术、中国人才、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供应链,构建起全面、彻底、完整的中国方案,与本土‘朋友圈’无缝合作。”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告诉记者。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增强,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尝试逐渐增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博世、大陆、法雷奥等均设立智驾座舱等本土化技术研发平台。

  不过,以外资企业之姿态,推动包括车规级芯片、可服务全行业的软件底座等业务链全面本土化,实现完整的全栈自主可控,安波福的尝试即便在一众全球汽车供应链巨头中也较为罕见。

  推进本地化2.0

  “我们跟中国企业合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业务的可持续性的问题,包括供应链和技术体系。我们一再阐释‘在中国,为中国’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能力都根植于中国。”杨晓明表示。

  据悉,在本次上海车展中,安波福展示了基于本土技术平台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风河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聚焦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公司还推出了基于中国本土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而这一点几乎极少在外资巨头主导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中见到。

  而且基于业界独有的软硬俱全的智能汽车体系化能力,安波福的方案在安全优先的前提下,提供了突出的软硬解耦和开放化、弹性化能力,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推出的所有解决方案,都可以在国产供应链基础之上灵活切换国产合作伙伴、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的车规级芯片整体国产化率已经提升至15%,占比较低但已经同比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高算力的芯片或者跨域融合芯片尤其稀缺。

  对此,安波福指出,国产芯片不只是制程的突破需要时间的淬炼,包括一款芯片实现车规级的过程也需要一定时间。

  暂时无法改变的短板之下,安波福将国产车规级芯片纳入完整的全国产化解决方案之中颇具代表意义。

  “国产化率还是不够高。我们还在进一步跟中国供应链绑定一起。芯片国产化非常关键,因为芯片国产化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很早就跟芯片供应商、算法供应商、设计供应商一起做,我们会继续建立健全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特别是传统材料方面,我们几乎覆盖了完完全全的中国本土供应链。不过,在有些方面,比如电子器件、芯片方面,我们还在继续努力。”杨晓明表示。

  “必须要不断为全球最大的、创新的、领先的市场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今天你面临的是地缘政治的挑战,明天可能就会有另外一个挑战。”杨晓明表示。

  从本地可控到创新出海

  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因贸易不确定性产生,越来越多的OEM品牌为了保持在华销售汽车供应链的稳定,近年也在不断提升供应链本土化比例。

  如丰田官方在车展期间,便展示了其在中国产销自给自足的情况,称其工厂计划实现95%以上零部件本地采购率。

  更多参与上海车展企业则集中展现了智驾为核心业务的外资OEM中国化布局,如大众、奔驰、奥迪、保时捷等,或加速研发中心本土化,或与国内厂商推动解决方案落地。

  “安波福在全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制造基地,在中国有20个生产厂。”安波福杨晓明在谈到外资OEM本土化进展时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在50个国家和地区有布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已经看到了全球产业链变化必须要有本土化的能力,这样才能抵御各种风险。”

  他还表示,地缘政治的挑战只是让大家感觉到急迫性,但任何关乎供应链安全的话题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所以本土化布局并不是当下才会出现的问题。

  杨晓明还表示,安波福正在积极尝试与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生态,或帮助本土OEM企业实现汽车出海等。

  他透露,安波福基于国产SoC芯片和风河实时操作系统RTOS开发的ADAS方案,成功获得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的定点,该定点也有望为国产车出海提供支持。

  “中国汽车是要出海的,出海会带来巨大‘In China for Global’的机会,包括我们供应链也要跟着一起出海。”杨晓明表示,过去中国是将传统的低价的产能去做出海,未来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国要将自己的自主创新产能出海。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5年04月29日 15:41
下一篇 2025年04月29日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