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断的阴雨 华南空调商家的困局与焦虑

1.jpeg

当海内外大量是进入旺销节奏的时候,华南市场却因为雨天深陷低迷。

  因为酷热的气温,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空调销售是一片火爆,多个区域市场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断货;也因为高温,国内北方市场也慢慢启动。这让很多的华南地区的商家是艳羡不已。当海内外大量是进入旺销节奏的时候,华南市场却因为雨天深陷低迷。

  “我每天睁开眼就意味着又要亏一万,”一位不方便透露名字的空调经销商向笔者道苦,这位商家经营的是一个三线品牌,过去几年都能卖个小几万套,但今年的销量还不及去年同期的70%,就像一直阴雨绵绵的天气,整个华南空调市场都被阴云所笼罩,广东区域显得更为明显。

  新春之后,广东的雨似乎一直就没有断过,打开预测天气的APP,仍然时不时下着的雨,还将延续到6月底,6月份之后是否会好起来,也未尽可知。都说现在的空调市场已经不依赖于天气,但没有利好气温的配合,市场的节奏就偏慢,尤其是之于二三线品牌。

  市场或许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是那位商家的判断,从业将近二十年来,他手上经营过的品牌总计有十多个,除了2015年和2020年,其他年份他的经营规模和收益都在增长,即便是过去几年华南市场不温不火,但仍然并没有阻碍他的生意稳步向上,而今年的行情确实是让他始料未及。

  “天气可能只是我们自己安慰自己的一个借口,”当找不到突破点、探寻不到市场销售走出泥淖的方法时,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情绪向更为安全的边际靠拢,至于他对市场阶段的属性判断,倒是与整个行业的演进节奏一致。

  没有一种市场只会增长,正如有潮起必有潮落,他还说:“其实我在去年的时候对今年的市场有了判断,也符合我的预期。”符合预期未必是意味着就接受现实,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需求资源正在倒逼着传统经销商转型。

  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向线上寻找更多的流量,抖音、小红书等等兴趣电商都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平台,只是,现实的骨感程度超出了商家的想象,线上也未必能够拥有巨大的空间。

  今年的销售量只有去年的一半

  这是另外一位商家的原话,80后的他并不如他的前辈们拥有庞大的分销体系和渠道网络,在进入空调行业的时候,他就选择以线上平台作为零售端口,只是之前火红的销售在今年也出现了卡壳。

  “我们有30多个人员都在进行直播卖货,淘系、拼多多及其他电商平台几乎都进驻了,都有不同的项目组在维系。”不仅人员成本较高,线上的费用也在困扰着这位商家。

  虽然公司设在广东,但线上商业平台辐射全国,只是,今年前面五个半月的市场零售状况让这位专营线上的商家苦不堪言,他对笔者说,他想拿个品牌拓展线下领域,可按照他选择品牌的标准,其实留给他的空间并不多。

  没有人愿意原地停止,毕竟,竞争对手和行业本身在不断向前,商家在调整自己的策略之前,或许更应该审视一下市场规律,有时候,接受下滑也是一种进步,忍受下滑并能够穿越市场下行的周期本身就是企业走得更远的必备能力,之于工厂是如此,之于商家也是如此。

  怎么可能增长

  他是某二线品牌的佛山地区的代理商,2023年他经营的品牌的规模也有小几千万,如果仔细看下他的朋友圈就会发现,除了他所代理的品牌之外,一些一线品牌的产品成为了他近期走量的依托。

  “看看这天气,怎么可能增长?”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肯定句。这一年多以来,他发现一个趋势,那就是用户对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价格要求也在增加,价格要更亲民,品质要更好,品牌要更有知名度。

  从今年以旧换新成为一种宏观层面的产业政策就可以看到,二三线品牌在如此环境下承受的压力将会更大,各种换新补贴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降价方式,没有足够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的企业,不得不在价格上寻找更多的优势。

  笔者近期在华南走访了多位空调商家,他们不约而同把市场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天气,令他们感到沮丧的是,这雨下的似乎没有尽头。当笔者问他们,如果天热了,市场依然好不起来,该怎么办?

  他们没有给出答案,其实他们有答案,只是不愿意去为还没有到来的焦虑而不安和忧心忡忡。经营空调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个人标签,都期盼着市场积极向上,雨停而持续高温,是他们眼下最为直接的念想。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6月27日 22:59
下一篇 2024年06月27日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