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是一把双刃剑 新技术不等于无风险
一方面,人脸识别的普及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广泛的应用市场;另一方面,人脸识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真正的无边界互联。
人脸识别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人脸识别的普及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广泛的应用市场;另一方面,人脸识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真正的无边界互联。
但人脸识别不等于无风险。甚至业内人士担忧,未来的人脸识一旦加速普及,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不幸的是,这种担忧演变为现实。
“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了行业深思,也揭开了人脸识别背后的风险所在。
这则案件并不是很复杂,源于一位法律专业的高校教授因为不愿意“刷脸入园”,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院,双方争议点是未经同意强制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否合理。
被告一方,秉持着“指纹识别”都可以,“收集人脸”也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都会赞同被告一方这个观点。及早进入“人脸识别”的全面支付、全方位应用场景的世界有何不可?
站在法律层面,我们不禁深思数字密码时代,我们的信息被盗取、我们的钱财被转移,我们还是可以挂失、修改、注销,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我们的信息安全防控能力,从而规避风险。
但现在我们如果直接进入了“人脸识别”的时代,我们的人脸会不会被盗取呢?联想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换脸”技术,这种事情难道不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了,我们的信息、资产该怎么保护呢?盗取者用的就是我们的脸,难道系统能识别这张脸的真假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入住酒店、工作考勤都是在刷我们的脸,我们的脸一旦录入,被人盗取后,就无法更改。很显然,人脸识别技术是有一定风险,并且有很大隐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在发展新技术同时,我们要提高如何监管游戏规则,这才是发展技术与制度完善的根本。
首先,法律体系要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关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要求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而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里新增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都是为了让个人信息更加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相信国家相关部门会针对此设立相应游戏规则,在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及时,更好地推动新技术的发展。
其次,个人和企业也要提高警觉意识。要对自己的信息和公司收集的信息加以重视,严防不法分子将这些重要信息盗取,利用这些信息做违法乱纪之事。
第三,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改变生活方式,让消费者生活更加安全和便捷。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损害消费者利益,这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因此,在新技术普及的同时,更应该站在伦理道德层面,让新技术在创新的同时,也要保护消费者隐私,不能把隐私当成谋利的工具,这才是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脸识别固然需要发展,但在条件,尤其是法律框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快车道”十分不妥,但是放慢速度又会影响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应用。新技术有风险,但更需要在发展技术的同时,监管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要与时俱进,而不能落后于新的技术,否则,这可能是阻碍新技术的绊脚石。
(图片:摄图。参考资料:要防范“刷脸进门”的风险和隐患)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