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决战七夕
在这样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美妆品牌们不得不寻找新出路。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作者:泰格,编辑:胡展嘉,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这样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美妆品牌们不得不寻找新出路。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 ,作者:泰格,编辑:胡展嘉,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不久前,一条“美宝莲将关闭全部中国线下门店”的消息引来了无数感叹,可知道,美宝莲曾是多少少女们第一支睫毛膏。
事实上这样的落败不仅只有美宝莲一家,美妆品牌数量繁多,来来走走,或者攻城略地,又或固守城防,这反映了时代困境,以及美妆行业这两年的竞争压力和下滑趋势。为了立住脚,品牌们使出了各种办法,价格促销、渠道下沉...而每年的七夕节,也是各个品牌都不愿浪费的机会。
今年七夕相较于往年尤为特殊,一方面缺少了带货“四大天王”的加持,品牌们不得不自己寻找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红利消失和疫情双重影响,2022年消费行业进入了存量时代,用户的增长、利润、营收都开始放缓。
在这样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美妆品牌们不得不寻找新出路。
01跨次元联名成常态
娇兰正式官宣了大火的时代少年团作为全新的品牌代言人,在官宣代言人之后,娇兰一度登上了商业信息榜首位,有超过99%的热度都是由新代言贡献的,这超过了7月所有同行业新增代言热度均值。而这其中有98%的关注者为90后、00后,娇兰七夕前官宣代言人的举措,意在抓住年轻人的市场。
“每日黑巧联名玛丽黛佳推出‘每日七夕礼盒’。”说起巧克力和彩妆之间的联名,这样的案例不仅仅只有玛丽黛佳做过,就在今年,日本美少女战士就和巧克力联名过,还有去年好时和伊蒂之屋联名。或许有一群人只对巧克力感兴趣,或许又有一群人只对美妆感兴趣,这种跨次元的联名一方面会让消费者感到新鲜,另一方面打破次元壁,扩大消费人群的选择。
而“完美日记联合中国邮政推出以信寄情。”近年来传统文化一直是诸多品牌在进行产品设计或者广告营销的首选项,特别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之际,更是会根据节日的由来,对代表性元素等进行不同的创意设计。
完美日记选取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背景,以“挚爱”的谐音“织爱”作为名称,制作了信封款式的七夕美妆礼盒,有利于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完美日记与中国邮政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限定周边,恰当运用传统文化激起了国人共情。
无论是官宣代言人,还是跨次元联名,从本次七夕动作,我们不难看出美妆品牌已经开始发力。但美妆行业想要撬动消费者的钱包,还需要好好思考几个问题。
02筑圈还是破圈
Z世代,相较X世代与千禧一代,其成长环境有自身的独特性。
在定义上,Z世代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较大的影响。相辅相成的是,互联网的低使用成本、突破时空限制、强互动性以及文字、图片、视频的信息交换形式,也直接导致Z世代呈现出个性鲜明、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社交需求旺盛、崇尚高颜值等群体性特点。比如花西子曾推出的中式国潮风产品,套装的价格也在普通人群的范围之内,但其中国风的外观和浮雕工艺,收获了一大批Z世代的喜爱。
随着这部分人群从校园到职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让其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加上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社交媒体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着Z世代人群的消费偏好,并形成了购买习惯多样化、圈层化等特征。
与70、80后相比,Z世代消费者弱化了品牌力的需求,网络购物频率更高。除了积极从社交网络渠道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之外,年轻的“Z世代”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更喜欢尝试和挑战新鲜的事物,性价比是重中之重。针对Z世代消费倾向与喜好的营销,自然能够收获消费者的心。但随着各类营销方式逐渐失效,对于品牌如何才能抓住Z世代用户群体,成为了品牌目前营销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会火,他们的直播模式比较新颖,将内容与产品相结合,用内容赋予了每个产品特点。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我们从来看不到一味的对产品的功能属性去做介绍,而是对于使用者的体验通过知识和内容描绘出来,做到共情。有人曾经分享过李佳琦当初为什么会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共情能力。在东方甄选的直播带货间,他们会分享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也会给予观众们很多心灵上的慰藉。
比如董宇辉说:“我没有带你去长白山看过皑皑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也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稻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一切,但我可以让你去品尝这大米”。比起那些“咆哮式”式的带货模式,董宇辉的这种带货模式才应该是这个时代内容营销该有的样子。
总之,品牌要想成为“恒星”而非“流星”,最重要的还是抓住潜在的市场消费者,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智。未来美妆行业能否再次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