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扫墓”悄然流行,新风还是歪风?
原标题:“云扫墓”悄然流行,新风还是歪风? 清明扫墓祭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件庄重肃穆的大事,其意义在于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祈愿他们在“天国”能够过得舒心。这一传统已有千年之久,可以称得上是
原标题:“云扫墓”悄然流行,新风还是歪风?
清明扫墓祭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件庄重肃穆的大事,其意义在于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祈愿他们在“天国”能够过得舒心。这一传统已有千年之久,可以称得上是亘古不变了。
可是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人的出行受到限制,虽说清明扫墓的传统还在,但扫墓的方式却不得不变了。今年清明节,有人在网络祭祀平台上“云扫墓”,还有人在外卖平台上找人“代扫墓”。当然,我相信这些人以年轻人居多,一来他们对互联网产品的操作较为熟悉,二来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
出于疫情防控的原因选择“云扫墓”,是不得已而为之,已故先人若地下有知也必然能够理解。可照目前疫情的情况来看,防控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云扫墓”一旦因此而盛行起来,久而久之会不会也成为一种新常态?甚至于把传统的扫墓方式视为旧风陋习呢?
依我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与传统现场扫墓方式相比,云扫墓绿色环保、省时省力,又因为结合了时下的互联网技术,好像更具“与时俱进”精神。中国人虽然念旧,但又提倡凡事向前看,逼着自己跟上时代发展。大家都云扫墓了,我怎么能自甘落后做个老顽固呢?
很多新风俗就是这么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春节,过去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但因为环保政策的要求,鞭炮被禁止燃放了,一开始是“不能放”,时间一长成了“不想放”,等到不放鞭炮的一代成长起来,放鞭炮这项传统就彻底消失了。春节不放鞭炮由此成了一股新风。
鞭炮放不放,其实无伤大雅,放,无非是图个喜庆热闹,不放,也不会损失什么。可是清明扫墓与春节放鞭炮又有很大不同,这项传统不能说丢就丢了。如何不同呢?
首先来说它绝不是什么旧风陋习。从本质上来说,扫墓是向已故亲人表达哀思之情的一种形式,尽管从现代科学和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它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所谓“天国”也不过是人们不切实际的想象。但扫墓的行为却不可划归到封建迷信的范畴之内,从睹物思情、寄情于物的角度来讲,它更应该被视为一种诗意化的情感表达。
再者来说,扫墓是一种极其私人化的行为,他人不可代为行之。请托他人代扫墓,实际上是把扫墓当成了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沦为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如果自己亲人的墓地都可以由他人代扫,那么何不“就近扫墓”呢?你帮我扫,我帮你扫,大家墓地共享,互帮互助岂不是更经济环保?
至于在网络祭祀平台“云扫墓”,我觉得也十分不妥。亲人葬在墓地里,而不是葬在网络上,既然是扫墓,自然要扫那看得见摸得着的墓地,而不是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上假装扫墓。与其云扫墓还不如不扫墓,就是在心里默默哀思,或是在家中办一个简单的仪式,也比云扫墓更有意义。
话说回来,云扫墓为何能够悄然流行起来,背后自然跟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推动不无关系。有些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把扫墓这件庄重肃穆的事情生意化,某些网上陵园甚至搞起了直播平台常见的“打赏”那一套,扫墓成了“刷礼物”,为扫墓的过程增添了许多娱乐色彩,实在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迫不得已的“云扫墓”情有可原,但“云扫墓”绝不可以成为一种新风气,那样扫墓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互联网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用互联网技术来扫墓,不是一股新风而是一股歪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