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亏损近3亿、股价一路下跌,呷哺呷哺的寒冬来临

1.jpeg

去年亏损近3亿、股价一路下跌,呷哺呷哺的寒冬来临 作者:龚进辉 昨天,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显示,预期2021年营收约为61.5亿元,净亏损约为2.75-2.95亿元。对此,呷哺呷哺解释称,净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全年关闭约2

去年亏损近3亿、股价一路下跌,呷哺呷哺的寒冬来临

作者:龚进辉

昨天,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显示,预期2021年营收约为61.5亿元,净亏损约为2.75-2.95亿元。对此,呷哺呷哺解释称,净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全年关闭约230家餐厅导致的长期资产一次性亏损,以及因为部分餐厅经营业绩下滑而导致的计提减值亏损。

相比之下,呷哺呷哺2020年业绩还算过得去,营收为54.55亿元、净利润为183.70万元。不难看出,呷哺呷哺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这也是其多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不仅面子上挂不住,还明确传递出一个危险信号,即寒冬已来临、正陷入低谷。

资料显示,呷哺呷哺于1998年创立于北京,2014年底在香港上市,其开创吧台式火锅餐饮业态,即吧台式就餐形式和传统火锅的结合,目前主要有呷哺呷哺火锅、湊湊和调味品三大业务。其中,呷哺呷哺火锅扮演营收担当的重要角色,其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决定呷哺呷哺的基本面,影响十分深远。

众所周知,呷哺呷哺主打“一人一锅”,精准定位于“快餐火锅”,凭借这种短平快的小火锅模式迅速蹿红,深受年轻人欢迎,奠定其长达10余年的高速增长,江湖地位显赫。不过,从2015年开始,呷哺呷哺小火锅模式便逐渐呈现疲软态势。

在我看来,呷哺呷哺表现愈发疲软,除了与火锅市场竞争加剧有关之外,问题更多出在自己身上。小火锅的特点是翻台率高,但客单价低,在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盈利压力陡增在所难免,2018年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那一年,呷哺呷哺净利润为4.62亿元,同比增长10%。

在此之前,2015-2017年,呷哺呷哺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6.52%、39.92%、14.13%。在此之后,2019-2020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183.70万元,2021年更是惨不忍睹,预计净亏损近3亿元,连续3年下滑,且扭赢为亏,代表呷哺呷哺的日子并不好过。

财务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在经历2015年爆发式增长后,呷哺呷哺净利润增长乏力困境愈发凸显,转型势在必行。为此,2017年,呷哺呷哺推出“轻正餐”,试图以“火锅茶饮”组合来打造“火锅界中的星巴克”。说白了就是涨价,希望借此来提升整体客单价。

不过,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有用户吐槽道,两人一顿150元根本吃不饱,服务员还爱搭不理,价格攀升、品质下降让人累觉不爱,导致一些追求快捷、高性价比的用户流失。当平价火锅不再便宜,呷哺呷哺获客面临严峻挑战,进而拖累翻台率。它曾是呷哺呷哺引以为傲的经营指标,如今却一路下跌。

2017-2020年,呷哺呷哺翻台率分别为3.3、2.8、2.6、2.3,从未反弹。即便呷哺呷哺颇有心机地重新定义翻台率,每一笔与堂食顾客平均消费对等金额的外卖订单,都被视为堂食顾客的一次翻台,美其名曰为了更好地呈现凑凑外送销售。即便如此,2020年湊湊翻台率仅为2.5,低于2019年的2.9,这就尴尬了。

种种迹象表明,呷哺呷哺的小火锅生意不香了,在2021年表现得尤为明显。2021年堪称呷哺呷哺的大变动之年,创始人贺光启重回CEO之位后,便宣布关闭200多家亏损门店。而呷哺呷哺官方把大规模关闭亏损门店归咎于前管理团队选址失误,并强调未来选址会更加谨慎。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呷哺呷哺前行政总裁赵怡,她真够惨的,先被解除行政总裁职务,后两次被罢免执行董事之职。不过,刻意甩锅给赵怡并不能拯救呷哺呷哺,一大实锤便是其股价一蹶不振。在去年2月股价达到27港元的峰值后,便不断走低,去年7月跌到7港元,如今更是跌到只剩区区3.76港元,真是惨不忍睹!

呷哺呷哺能否走出当前困境?未来又将走向何方?我不得而知,时间终将给出答案。不过,呷哺呷哺在开店态度上的前后不一,这一谜之操作让人十分费解。去年,贺光启重掌大权并宣布关店后表示,“今年(指2021年)年底前,原则上不再考虑(呷哺呷哺)的开店动作”。

但实际上,2021年呷哺呷哺在大规模关店的同时,旗下呷哺呷哺火锅和凑凑均新开了不少门店。2022年,呷哺呷哺开店节奏依旧停不下来,将继续新开156家门店,未来3年呷哺呷哺火锅计划新增至少500家门店,湊湊则以每年新增80到100家门店的速度扩张。

在我看来,就算呷哺呷哺汲取过去的选址教训,更加科学、谨慎,也未必能轻易避免单店出现经营亏损。原因很简单,选址更多是对应客流量,客流量固然重要,但只是门店经营的指标之一,客单价、翻台率等指标同样非常重要。目前来看,我并未看到呷哺呷哺在提升两大指标上有所作为。

据我观察,除了大规模关店之外,去年呷哺呷哺还有两个大动作:推出高性价比菜单、进军南方市场。前者代表其正回归原有的平价火锅模式,试图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更好地留住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但客单价注定很难上得去。

后者代表呷哺呷哺有意开疆辟土,将南方市场打造成新的业绩增长点。不过,南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食材、供应链、服务质量等要求更高,无形中对呷哺呷哺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才会在上海设立第二管理总部,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显然,其在短期内无法成气候,当务之急是先在南方市场站稳脚跟。

事实上,呷哺呷哺举步维艰,只是广大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生存现状的缩影。除此之外,海底捞的日子也不好过,火锅巨头尚且如此,其他中小玩家更是在艰难求生。我认为,餐饮企业想要熬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不仅要寄希望于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得当,更要从自我变革中寻找新机会。

比如,走多品牌发展道路、从线上外卖要增量、试水种草营销等,探索更多可能性,通过不断试错,来发掘可行之道。做餐饮不易,呷哺呷哺且行且珍惜!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21:4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