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品牌片谈起:“数”与“实”该如何融合?

1.jpeg

原标题:由腾讯品牌片谈起:“数”与“实”该如何融合? “街边的小店,能够连接来自远方的大生意;实验室的土豆,正在沐浴数字科技的阳光;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有序运转;工厂传送带上的元器件,有质有量;熟悉的土地上

原标题:由腾讯品牌片谈起:“数”与“实”该如何融合?

“街边的小店,能够连接来自远方的大生意;实验室的土豆,正在沐浴数字科技的阳光;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有序运转;工厂传送带上的元器件,有质有量;熟悉的土地上,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正在融合。”

腾讯最近发布的这则“以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的品牌片,重新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话题拉回大众视野。

结合近几年我下沉市场的走访实践来看,数字化服务已经融入到工作、生活、甚至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不少可喜成绩,如互联网平台助力农产业品牌化建设、打开销路;但依然面临很多没有取得明显突破的挑战,如助力第一、第二产业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所以,今天我也想借此再探讨下“数”与“实”的融合关系。

下沉市场走访观察:“数”与“实”为何要融合?

我们要讨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二者为何要融合发展?融合能带来什么好处?

我举个走访案例。

蒙古鄂尔多斯一带的煤矿、电厂在运营中面临不少难题,单从煤炭流通过程看:

煤炭从矿坑拉到电厂需用时2小时,但到达电厂却经常面临长达一天的排队;拉煤司机过磅房时,需要称重、下车登记、填表,甚至因为工作人员的刁难延误时间也是常态。每位司机每天基本只能拉活一趟,整个流通效率极低。

后来,当地厂家联合北京一家公司开启数字化升级,将煤炭从矿坑开采出来到运输至港口终端,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甩箱、无人值守磅房等方案,加速了运营效率。无人值守磅房将每辆车的过磅时间缩短到30秒,相比传统磅房效率提升了5倍;数字甩箱更是实现了货车在途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操作带来的失误。以前需要两三天干的活,现在一天可就以干完,整个作业全流程用信息化平台统筹,效率提升何止一日千里。

不难看出,数实融合是实体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必然需求,只有数字化应用,才能疏通改善传统产业高效发展的一些堵点和难点。

放大到国家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实融合、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建设科技强国、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然途径。透过持续释放的相关政策信号来看,这已是大势所趋。

比如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今天,几乎各个传统产业都认识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武装”自我,降本增效。同时,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积累了数字技术的各大互联网平台近几年也在积极探索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方式。

融合思路:数字经济担当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好助手

“数”与“实”到底如何更好融合,至今没有标准回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求。腾讯在品牌片中给出的是“助手”思维。

古语有云:“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大意是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诚然,科技领军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已经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但应该做到“不矜其能”,将自身定位于助力实体经济的“助手”,而不是“管家”。

对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来说,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产品以及同消费者沟通的能力,为实体产业打开“销售”前端的新天地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但实体经济同样需要的,是数字技术深入生产制造的后端环节,扎实提升产能效率、降低风险。所以说,做好这“助手”,并不简单,需要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和痛点,躬身入局,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深入一线、长期耕耘,做很多脏活、苦活、累活,才能“求取真经”。

以哈尔滨供热改善为例,华为从2019年开始,历时2年多助力当地政府、企业、居民进行供热环境改善,意在让“居民控制暖气温度像控制空调一样简单”。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华为派出地面工作团队,对换热站、单元、住户的运行规律进行画像,反复计算,构建热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热源、管网、换热站、住户”一体化全网协同和精细化调控。

上一个采暖季(2020),在1400余万平方米的热网内,智慧供热方案覆盖了换热站122座,涉及居民6.6万户,相较于此前供热方式,全采暖期间节约标准煤约5193吨,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

腾讯在2018年战略升级拥抱产业互联网后,也开始上山下乡,出入厂房车间,钻研如何为农业、制造业、能源等领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助力。

比如,腾讯农学博士员工的日常,就是几年如一日背着电脑穿梭在田间地头同农民交谈,同“386199部队”打交道(农村老人对农业生产主力的戏称:“38”指妇女,“61”指小孩,“99”指老人),想方设法了解农产业生产、销售真正所需,用数字技术针对性制定老百姓看得懂、用得好的系统性方案。

农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化问题,需要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全链条来考虑助力。如在只有“386199部队”的“空心村”,由于缺乏壮年劳动力,科学种植、增效增产是第一需求,腾讯就搭建起一个对接一流专家的平台,及时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再如,腾讯在定西落地了数字大屏系统,运用物联网设备即时自动地采集和分析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和市场情况,以助力农民针对市场需求提前规划产量,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为避免市场中“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乱象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冲击,腾讯推出基于安心平台的“一物一码”防伪溯源码,通过码链技术助力普通农民解决“产后”问题,来保障其基本利益。

但这远远不够,腾讯智慧农业团队架构师表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仍在持续钻研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实现种植过程的降本增效。

相辅相成: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良性循环

助力实体经济,已经成为科技大厂的使命担当。腾讯俯首助力实体经济、对新基建和商业操作系统数以千亿的投入,都是基于此使命价值的行动。

那出大力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如何兼顾自身在商海沉浮中的竞争力?

俗话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实体经济反过来也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

在数实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科技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如何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既是一个新的挑战,又是新的机遇。作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助手,互联网企业在输出各种解方案和服务助力的同时,自身能力及经验也能得到强化,从而形成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比如上海田子坊街区通过和华为合作,有效解决了老旧街区此前的消防安全、人流管理等问题。通过这种合作,也让华为积累了精细治理微小单元的经验,并且实现了华为一系列产品及服务的落地,为华为在TOB端的增长提供了助力。

再如,腾讯与广州地铁集团联合发布的新一代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 2.0,提升了广州地铁集团管理运营能力,便捷了市民出行,也帮助腾讯金融科技团队、腾讯云微瓴团队在智慧交通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论,同时也检验了腾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有了这种积累,腾讯在其他城市开展类似业务就能更加高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助力实体经济”不应该成为某一家或者某一领域的工作,而应该成为行业共识和行业标准。所有的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技术公司,都应该积极发挥数字化技术和能力,切实提供新思路、新工具、新模型、新方案,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全面融合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1:27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