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业加速向头部集中,小企业们要换一种活法了!
原标题:家电产业加速向头部集中,小企业们要换一种活法了! 活着,或许不是问题!但,活出彩,对于家电行业的不少中小企业来说,正在成为一个大问题。家电圈认为,已经在“跟随模仿大企业道路上行走30年”的中小企业
原标题:家电产业加速向头部集中,小企业们要换一种活法了!
活着,或许不是问题!但,活出彩,对于家电行业的不少中小企业来说,正在成为一个大问题。家电圈认为,已经在“跟随模仿大企业道路上行走30年”的中小企业们,是时候换一种活法了。
何声||撰稿
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成熟期之后,都会出现产业份额和规模向头部大企业身上集中的趋势。家电行业也不例外,看看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发展历程均是如此。只是市场化启动晚了几十年的中国家电产业,进入这一格局和通道,要稍晚些时候。
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以来,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厂商反馈最多、抱怨最大的“生意难做”、“日子难过”等市场表象。背后的原因,正是产业正在加速向头部大企业集中。家电圈看到,最近很多家电品类的TOP3强、TOP5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多则80%、少则60%,如今这一数据在最近2年又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原因正是大企业的多品牌经营策略开始发力了。
由此带来的直观结果则是,这两年很多品类的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跌,但是头部企业的出货规模和金额仍然保持着“逆势增长”。这种增长的背后,不是得益于大盘的规模增长,而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让出来的份额和空间。目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确认而且不可能再逆转。
最终这也就在家电行业引发一系列事关经营格局的连锁性难题:一是,行业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大量中小企业怎么办,怎么活下去?二是,面对市场、用户、资源纷纷向家电大品牌集中,众多线下经销商怎么办,还能否与中小品牌合作?三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多样性同时存在的市场,是否会出现有别的其它国家成熟行业的新走势和新格局?
一,在产业走向成熟,优势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过程中,任何行业也会存在一批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小而美”、“小而精”的企业。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大企业制定游戏规则,占据主导者地位,把持着产业发展变革的进程;小企业则以差异化创新,满足细分市场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保持对一些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所以,家电行业的小企业,活下去问题不大,但如何“活出彩”,现在还是一个问题。
小而美、小而精,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于家电行业的中小企业,如何活出“竞争力”,关键还是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首先,具备大企业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比如说市场反应能力强、区域市场的深耕细拓能力强,或者抢夺具备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其次,还可以去抢夺或者深耕一些大企业不愿意做的市场领域,发展一些大企业还没有精力去做的专业化行业。比如说,教育行业、政府采购、医药卫生等细分行业,以及市场规模不大的特种领域,比如船用市场、商务酒店市场、公寓市场等等。
无论是细分市场,还是细分行业,或者特种产品、特种领域,都需要中小家电企业们,立足当地的市场、商业和社会环境,基于自身现有的规模、能力,进行探索和试错。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活出自己”。
二,对于众多的家电经销商,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小商家”,当前可以选择经营的家电品牌数量,则是越来越少的。一方面大品牌虽然通过新零售,降低了与小商家的合作门槛,砍掉了中间代理商环节,让各个乡镇市场的经销商直接拿货,但大品牌一是卖的商家太多、二是价格全透明,根本不赚钱;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品牌如今还能不能深度合作、持续经营,这又是一道复杂的经营课。因为众多中小品牌的经营和发展中间存在的“变数多、变化快”,对于商家只能在发展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品牌,或者说建立合作品牌的经营矩阵,实现从中短期到中长期合作的梯队。
所以,在这一轮家电产业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过程中,最难的还是那些乡镇市场上的经销商们,他们面临着经营上的合作品牌选择难,以及合作品牌随时可能出现变故等意外。所以,必须要保持对市场变化,以及家电品牌经营变局的敏感性。
三,中国家电产业如今的头部化趋势很明显,在大企业、大商家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完全没有机会。一是中国市场的区域性差异太大,而且东西南北的文化经济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带来了细分市场的机会很多、空间很大;二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足够的勤奋、努力,以及对于市场、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足够敏锐和洞察。因此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经营的拓展和发掘,关键要看各个厂商自身的区域突破能力。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