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年老区发新芽,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1.jpeg

原标题:青岛百年老区发新芽,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青岛是旅游圣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最好名片。青岛还是品牌之都,海尔、海信、青岛啤酒这三大世界名牌都出自青岛。

原标题:青岛百年老区发新芽,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青岛是旅游圣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最好名片。青岛还是品牌之都,海尔、海信、青岛啤酒这三大世界名牌都出自青岛。

游客来青岛,一般会从栈桥沿着海岸线一直走到崂山,观山看海后结束旅行。这条海岸线就是青岛的“金边”,而这条金边主要位于市南区和崂山区。从金边向里走,属于市北区的地界,也被称为青岛老城区。

作为最老的市内四区之一,市南有旅游经济、崂山既有旅游,还有金融和科技,李沧区是新市民的集中居住区,消费活力旺盛。而市北区110多万人口,老年人较多,又没有大面积可用于开发的住宅用地,却有着青岛最大的一座历史“富矿”,承载着青岛百年工商业发展的记忆,百年广兴里、百年小港码头、百年金融街、中国最早的公路——台柳路、中国纺织工业的发源地……

依托自身在工商业方面百年积淀,与市南、崂山和李沧进行错位发展,成为市北区的主要发展战略。

7月6日,笔者受邀参加了“见证青岛”活动,亲眼观察百年青岛如何老树发新芽,亲耳聆听青岛市北区相关领导对该区发展情况的介绍,感慨颇深。

依托百年历史,重塑曾经辉煌

作为有着多个百年历史建筑的城市,它不缺文化底蕴,缺的是如何把文化积淀与新经济相结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这次行程,我们先走进了青岛里院文化的代表作——广兴里。这个院子位于市北区海泊路63号,德国人建于1897年,在20世纪初是十分热闹的商业街区,有饭店、酒店、戏楼。在重新整修之前,这里住着300多户居民,整体环境破烂不堪,是破旧筒子楼的代表。

采用“修旧如初”的方式,如今翻新后的广兴里,恢复了100年前的样子,红瓦、木廊、石板路、古井,已经成为青岛网红打卡地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为了让百年广兴里恢复生机,市北区为这座古建筑引入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把全国各地优秀的设计师请到这里做设计。

把百年历史文化建筑与新经济结合,也成为市北区的重点工作。市北区馆陶路曾在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被称为“青岛的华尔街”。如何把这个百年金融老街复兴起来?目前,始建于1909年的青岛第一粮库,已经改造为“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

青岛港有百年历史,乘着RCEP的东风,必然推动青岛对外贸易和港口的发展。“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正是看准了这个历史性的大机会。

除了广兴里和青岛第一粮库外,馆陶路2号也已经改造完成。这座建于1899年的欧式建筑,曾是三菱洋行旧址,如今是洪泰山海会,创始人为著名天使投资人俞敏洪和盛希泰。在这样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洋楼里搞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创业,一定别有一番风味。

青岛四流南路80号的纺织谷改造自青岛国棉五厂,始建于1902年,是一张中国工业遗产活名片。这里有80多年前的工业水塔,有百年历史的包豪斯工业,有中国最古老的上海电钟厂生产的大钟,有古老的防火门,有被誉为“母亲工业”的纺织工业历史文化。

据笔者了解,青岛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有6个保护区全部或部分坐落在市北, 在约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580余处各类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建造年代横跨晚清、民国。将百年老建筑复活,与新经济结合,打造差异化发展之路,将推动市北区老树发新芽。

党建引领,用数字网格服务居民

市北区是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区,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除了发展新经济需要新的思路外,为居民提供服务也需要全新的思路。

在青岛市北区的“市民客厅”里,笔者了解到,市北区把全区划分为940多个网格,这就像是分布在市民中间的“菜鸟驿站”,是接触市民需求的神经末梢。

在活动中,我仔细观察了下,这种标记着“为人民服务”牌子的办公室随处可见。市民可以到办公室里向工作人员反映自己的困难和问题,这被称为“吹哨”。哨子一响,居民的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

每个网格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是基层党员,他们真心为人民服务。如果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按照流程向上反馈,重大问题还可以直接反馈到区委领导处,从而让群众的困难件件有落实。

与线下网格化办公室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终端,让信息反馈的效率大大提升。

整个为居民服务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面的闭环管理,有任务,有激励,有问责。

说实话,在“市民客厅”里的参观,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因为这确实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别是在老龄化严重的区,线下网格办公室的建立,更是方便了很多老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讲完了市北区的老树发新芽和网格化社区服务,笔者结合在全国各地参观考察的经验,对青岛市当前的发展提几个建议:

第一,火车跑得快,还要龙头带。市北区把百年历史的建筑改造为各种创业,创新中心,硬件上非常优秀,文化底蕴也非常充足。而想要把这些百年历史建筑真正激活,最重要的是引进人才,人是一切的关键。

不仅市北区,青岛各区都有许多创业中心,硬件设施都可谓一流,但是真正的入驻企业和创业成果却并不理想。一些创业中心拿着光鲜靓丽的入驻企业名单、数据向外展示,可惜真正的落地人口,落地营收和税收有多少呢?

每个区,似乎都在拼创业数字游戏,巨大的财政补贴,很多都浪费掉了。青岛想要真正把双创搞起来,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必须找龙头企业落地生根。

2020年青岛的GDP排名13位,低于成都、武汉,比合肥多了1000多亿。而成都、武汉和合肥的人口流入,资金流入,似乎都强于青岛。合肥引进了新能源汽车龙头,打造了家电制造基地;成都落地了大量软件业、互联网产业;武汉,是半导体和硬件的高地,青岛有什么新经济龙头产业呢?

同为二线城市的青岛,2020年人口净流入只有10万多点,与成都和武汉的GDP差距越来越大。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双创没有引来“凤凰”,引来太多的“麻雀”。

这些“麻雀”几乎不产生效益,反而是糟蹋粮食。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放弃虚假的双创数字游戏,把更多资金和精力用于引入龙头企业,不要再去搞什么人工智能概念,海洋创新概念,不要再搞什么虚假的专利知识产权门槛,做好营商环境,踏踏实实为所有真正可以带来人才和创业的新经济企业服务,这才是不忘初心。

正如任正非所说,能打粮食才是关键,哪有那么多的原创科技?白猫黑猫,逮住耗子才是好猫。

第二,房价上涨过快,不利于年轻人留下。青岛高校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跑掉了,因为青岛房价高,价格是成都的2倍,比武汉贵,比合肥贵很多。但是在高收入群体方面,青岛又远远少于这些城市,所以年轻人留下来生活的压力巨大。

只有人留下来,才能有发展。所有依靠土地财政的城市都是涸泽而渔。2020年,青岛的房价已经有所回落,这是一个好现象。青岛市政府应该在成都、合肥房价暴涨的情况下,继续压住青岛房价的上涨苗头,凸显青岛的成本优势。

存地失人,则人地两失。短视的政府炒地,长远眼光的政府留人。青岛,不应该做那个短视者。

最后,我们也祝福拥有百年工商业历史的青岛老树发新芽,蒸蒸日上。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都来青岛旅游,来青岛兴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5:32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