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m自研芯片叫板苹果 小米手机距离高端大成还差几步?
在玄戒O1发布之后,高端手机俱乐部能否迎接新的成员?
在经过了海思被ban,OPPO解散哲库的诸多波折之后,终于又有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回到了芯片自研的赛道上。
在3月以来的消沉气氛之中,小米终于等来了好消息。5月22日晚,小米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首款自研旗舰手机SoC芯片玄戒O1.作为小米在2017年推出中端SoC芯片澎湃S1之后的重启之作,玄戒O1的显著特征在于“跟上了时代”。
从公开的细节来看,玄戒O1基于第二代3nm制程工艺打造,跟A18 Pro、骁龙8 Elite、天玑9400相同。据介绍,玄戒O1芯片采用了创新的十核架构设计,包括两个X925超级核心和四个A725性能核心,以及两个A725低频节能大核和两个A520节能小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性能引发关注之外,网络舆论普遍集中在“自研”的探讨之上。在经历了澎湃S1之后,不少消费者质疑小米在芯片上的研发能力,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玄戒O1的架构与目前已经发布的其他相同制程工艺芯片存在显著区别,可以看作是出自小米团队之手。
自研之路
中国智能手机的造芯之路并不平坦。一度代表中国企业芯片设计水平的海思麒麟成为了中美博弈的牺牲品,而小米、OPPO、vivo等其他智能手机厂商虽然陆续投入到造芯事业中,但都相继折戟。其中OPPO一度在自研芯片上投入了500亿元,但最终在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下解散了哲库。
而小米的造芯之路也是一路坎坷。早在2014年,小米便成立了松果电子,投入到芯片自研的道路上。从时间线来看,小米的第一款自研SoC澎湃S1在2015年宣布流片成功,但真正发布的时间却来到了2017年。
2017年,小米发布了搭载澎湃S1的小米5C,成为了小米在芯片自研上的一大重要节点。然而,在多重技术壁垒之下,澎湃S1在通信能力、架构设计等层面存在诸多限制,与当时主流的高通、苹果存在明显的差距。彼时消费者对小米的自研芯片并不买账。小米的芯片自研的第一次尝试宣告暂时终止。
2021年,当造车的消息引发关注的情况下,小米悄然重启了芯片自研计划。和澎湃S1不同的是,这一次小米并未选择退缩,而是直面困难,研发与市场需求匹配、能够跟上时代的旗舰芯片。
雷军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过去四年小米芯片研发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500人,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名行业前三。
成果体现在了玄戒O1的性能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现阶段玄戒O1性能虽然不如苹果芯片,但从跑分数据上看差距不大。这款芯片对于小米来说来之不易。”
高端之路
在玄戒O1发布之后,高端手机俱乐部能否迎接新的成员?
事实上,玄戒O1的面世代表了小米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野心仍然跳动——搭载了玄戒O1的小米15S Pro在定价上直接杀入了华Mate 70 Pro系列和iPhone 16系列的腹地——起售价5999元。
然而,尽管有了华为凭借自研芯片进入高端市场的先例,但小米并不具备华为的“品牌光环”。自研芯片仅是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市场的第一步。
从积极面来看,玄戒O1的发布能够提升小米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业内人士预计,小米在芯片上将采用类似三星的双线并行的模式,同时采用玄戒以及高通骁龙旗舰芯片,这意味着小米能够通过灵活调节两款芯片的使用比例来争取采购高通芯片的议价权,从而降低芯片的采购成本。
然而,当前阶段下,自研芯片是小米冲击高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小米真正的考验还在构建完整的芯片迭代体系、专利护城河及全球化供应链能力三个层面。业内人士指出,玄戒的面世意味着小米给自己造了一张强有力的好牌,但如果小米只沉溺在自研芯片本身,而非在自研芯片的基础上为澎湃OS开发新的特性,那么玄戒O1很可能成为骁龙平替。小米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好玄戒O1这张牌。
以苹果为例,作为一家主张“硬件是软件的载体”的公司,苹果将iPhone或是iPad等硬件产品看作是iOS的包装盒。iOS才是苹果研发的核心,也是其最强大的壁垒。而从目前来看,澎湃OS是小米的弱点所在,也是其冲击高端计划的产品——小米11陷入销量低谷的一大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小米需要通过"芯片+OS+生态"三驾马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当下,小米正在迎来验证其能否实现高端破局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