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R与沉浸式体验,索尼和苹果有些小默契?
苹果对其“革命性的空间计算设备”的定义,即作为一种“新形态”的个人计算机。
在被认为是消费电子行业风向标的CES上并未亮相的XR设备苹果Vision Pro,下个月初就会在美国市场开售。而此前在CES首次亮相的索尼XR一体机,一方面尚未明确命名,另一方面也还没有明确的发售时间。
另外,两款设备中,Vision Pro是“面向大众”的消费电子产品,而索尼的XR一体机“专为从事3D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打造”。
还有就是,Vision Pro可以外接设备,但主要依靠眼球、手势、语音操控;索尼的XR一体机则直接搭配了操作指环和操作手柄,应该是为确保这款“专业”设备在操作时的精确性。
以上这些,都是二者直观上明显的不同。
(苹果Vision Pro,图片来自Apple(中国)官方网站)
不过,从两款设备的某些细节来看,索尼和苹果,关于XR与沉浸式体验,或许在并未产生产品交流的情况下,却已经有了一些小默契。
显示方面,二者都采用Micro OLED。
Micro OLED,除具有 OLED 器件的一般优良特性外,Micro OLED 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等特点,应用于微型显示面板,适用于近眼显示场景,可用于电子取景器、头戴显示器等。由于更早时候就对VR/AR市场有关注和布局,索尼在Micro OLED开发和应用方面已经有多年经验。而此前的公开消息是,Vision Pro所使用的显示屏,正是由索尼独家提供的具备4K分辨率、像素密度达3000PPI以上、解析度能达到8K的Micro OLED屏幕。
除了采用Micro OLED之外,二者都具备4K分辨率。这进一步代表了二者对于显示效果的重视,当然,这也是XR设备发展的整体行业趋势。
显示之外,二者都关注到了数字世界与真实物理世界的关系,只是具体设计上有所差异。
索尼XR一体机,前部(显示区域)可以向前进行90°翻转(类似双层眼镜的外层),让创作者可以快速切换回现实空间;至于苹果Vision Pro,则是配置了一块外屏,可以显示一对模拟出来的“眼睛”,并在用户沉浸式体验时添加光效,从而提醒周边的人,正在体验中的用户可能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安全指示”,或者避免社交尴尬。
在丁科技网看来,更重要的“默契”,应该还在产品理念上。二者都关注“生产力”。
索尼XR一体机“专为从事3D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打造”的定位,已经表现得很明确。该设备通过6个摄像头和传感器进行空间识别,使得佩戴者通过将虚拟对象叠加到现实空间来扩展创作空间。在虚拟创作空间中进行3D产品设计时,创作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看到1:1还原的真实产品的3D模型,对其进行创建和修改,通过集成第三方3D应用软件,还可以支持远程实时查看3D设计进程。
苹果Vision Pro,也不单纯是一款个人娱乐设备,甚至在初期阶段,其娱乐属性,对比市面上其他消费级头显而言,都不明显。比如,目前来看,Vision Pro的游戏,表现为二维平面呈现,并以游戏手柄交互。对于贴合XR设备的体感交互游戏,目前Vision Pro尚未支持。另外,在观影方面,Netflix、YouTube等都不会立刻推出 visionOS 版本的应用。
相比之下,Vision Pro 出厂预装无边记、Keynote、Safari,这些都是办公软件的类型;而3D影像拍摄和回看,也在给当下这个视频信息传播时代中的创作者,带来新的创作空间;像visionOS的3D界面,让应用的展示,可以摆脱物理显示屏的尺寸限制,多任务处理、视频剪辑,都有理由变得更轻松;FaceTime通话,让参与者以真人大小的窗口呈现,加上空间音频,这就会让远程会议有更好体验,比如,在不同地点的人可以配合讲解演示文稿……
这些,看起来更符合苹果对其“革命性的空间计算设备”的定义,即作为一种“新形态”的个人计算机。
关注“生产力”,一方面表现出索尼与苹果在XR与沉浸式体验上的差异化思维,市场来看,XR娱乐终端已经颇多;另一方面可能也代表了二者对短期内XR市场的判断,进涉足娱乐,不仅面临内容体验的考验,而且市场多年来不温不火,而在生产领域,一些硬需求却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