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超85% 生态战向保险扩容是必然
新能源汽车企业扎堆渗透金融、保险赛道,是市场、行业政策、自身发展多方面因素倒逼的结果,是一种必然。
【蓝科技综述】左手新能源车,右手保险,这或许是新能源车生态战略不可或缺的。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爆发之年,共同交出了超预期的成绩单。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部乘用车的销量累计达到2014.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达到299万辆,同比大增1.69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14.8%。新能源汽车正按照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既定战略行进。
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的同时,行业头部企业将目标瞄准了产业生态链的建设。近日,蔚来成立了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引发行业热议。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保险经纪公司是蔚来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保险经纪业务;保险代理业务;保险兼业代理业务等。也就是说,该公司并不实际负责保险的投保、理赔等具体操作,而是负责保险的经纪、代理,与传统的保险公司是合作关系。
蔚来入局保险,并非第一家。而且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行业也并不新鲜。据了解,除了蔚来外,广汽、上汽、吉利、小鹏等车企都先后涉足车险领域。
新能源汽车构建生态链,保险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将保险业务拱手让人还是共同参与分一杯羹?新能源车企显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这一轮新能源车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是保险业务的一次洗牌。
首先,从政策角度分析,新能源车企渗透保险行业是政策导向,大势所趋。
去年底开始上线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规定,所有新能源车辆必须投保新能源车险。
据了解,该条款公布后,不少新能源车主纷纷爆料,称自己的车险保费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保单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维修偏贵,二是出险率相对高。当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普遍超过85%,而此次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可能也导致了部分车型保费的上调。
有媒体报道称,新能源专险上线后,2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的保费受影响较大,新能源车保费上涨,特斯拉保费4天涨80%。彼时,该事件冲上热搜,甚至引发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事进行评价,一篇《新能源车不能买得起用不起》,引发众多受此影响车主的高度共鸣。
很显然,行业“新政”的出台给车主带来的是成本激增,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对策,也必将挫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心。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首当其中的便是波及其销量。因此,新能源车企造车的同时做保险,几乎成为必然。
其次,从市场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保险配套需求增长旺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而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数据测算,到2035年,预计全行业新能源车险年度保费将提升至2000亿元左右。
随着新能源汽车用户量的增加,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配套焦虑却与日俱增。例如充电桩的配套,保险服务的配套等,都是让车主十分揪心的问题。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倒逼汽车金融可以有效推动汽车市场的循环,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一个良性生态环境中。实际上,除了国内汽车厂商纷纷布局外,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甚至奔驰汽车、宝马汽车等,很早就是汽车企业做金融的典型代表。
再次,新能源汽车企业打造行业生态是必然。
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行业竞争激烈、补贴持续退坡、甚至存在产能过剩的潜在危机。头部车企构筑行业壁垒,提升行业竞争力,除了强化主营业务外,适当向外拓展延伸,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车企发展,通过拓展保险业务,打造行业生态只是冰山一角。不过,汽车金融也面临很多问题。
例如,车企如何获得经营牌照,取得相关的合法经营资质,就是一大挑战。与此同时,直销模式要求车企必须具备功能完善的线上系统,不仅建设成本大、时间周期长,而且保司系统对接复杂。
另外,车险具备属地化特征,全国范围线下服务网络是其保证用户服务的触角,需要长期积累。这或许是为何蔚来汽车选择以保险经纪公司角色入局的原因之一。保险经纪公司相对传统保险行业的运作模式,显然更加轻资产,更利于实现规模效应。
正如《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坦言,“无论是百年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不具备车险行业经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跻身这一赛道。”新能源汽车企业扎堆渗透金融、保险赛道,是市场、行业政策、自身发展多方面因素倒逼的结果,是一种必然。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