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雷军、吴京,大佬们排队跌下神坛

靠口号、鸡汤、权威感来收割大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我要是新东方的员工,看到俞敏洪那封“南极来信”,可能真的会两眼一黑,无语凝噎。

这几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新东方成立32周年之际,发了一封内部信。信中,他身处地球最南端,面对着“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对坚守与希望的感悟。

你在南极看冰川,我在工位熬夜班。这封意在鼓舞士气的信,却引发了一场舆论海啸。

此时的新东方,正处多事之秋。董宇辉出走后利润暴跌,CEO孙东旭刚刚离职,公司正处在渡劫的关口,员工担心的是裁员,焦虑的是KPI。而俞敏洪却在万里之外谈诗与远方——这种巨大的情绪温差,让人心寒又荒诞。

但这仅仅是俞敏洪一个人的失误吗?

俞敏洪翻车,雷军遭受非议,吴京口碑滑坡,王家卫陷入争议……我们可以发现,以前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佬们,正在排队跌下神坛。

01

像俞敏洪这样双商极高的大佬,为什么会犯不知人间疾苦的低级失误?

这倒不是因为他变坏了,而是因为他还活在自己的成功滤镜里。

俞敏洪是典型的90年代理想主义创业者,农村出身,三次高考才考上北大,靠着在漏雨的教室里讲课起家。

那段草根逆袭的经历,塑造了他根深蒂固的信念——苦难是财富,绝望中能开出希望之花。

俞敏洪创业初期,国门刚开,经济狂飙,这套逻辑确实管用。

普通人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搞教育培训的俞敏洪,卖的不只是课程,更是阶层跃迁的希望。为了这份希望,大家愿意忍受破教室,喝下“吃苦是福”的鸡汤,因为他们相信,只要熬过去,就能翻身。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如今阶层固化,学历贬值,内卷加剧。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吃苦,而是发现,吃苦往往只能换来更多的苦,却看不到上升的通道。

这时候,老俞再拿出那套“苦难美学”,把员工的透支和焦虑,美化成“坚守”和“修行”,就显得格外刺耳。

他忘了,他早已不是那个陪员工睡教室的俞老师,而是随时能飞南极度假的俞老板。

阶层落差太大,消解了共情能力。看到南极企鹅在风雪中抱团,俞敏洪本能地自我感动,想分享给员工,却没有想到,他口中的情怀和坚韧,正是员工身上的枷锁。

02

俞敏洪的翻车,并非孤例,而是一种时代症候。

看看吴京与他的战狼叙事。

《战狼》上映那会儿,经济高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底气更足了,需要一个出口来宣泄大国崛起的自豪感。

《战狼》系列的成功,是因为硬汉形象、家国叙事,恰好踩中了情绪红利。

但现在,个体生存压力巨大。当年轻人忽然意识到,爱不爱国的宏大叙事,和“我过得不好”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它解决不了就业、房价的真实压力,于是,那种打鸡血式的表演,就显得聒噪且悬浮。

大家反感的不是爱国,而是反感被代表,反感表演式的道德绑架。

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雷军与小米身上。

早年的小米,以1999元的极致性价比,横扫山寨机市场,雷军因此被奉为“屌丝之友”。那是移动互联网的增量时代,大众缺的是好用又便宜的产品,他精准击中了痛点。

可如今,小米冲高端,造车卖到二三十万,营销套路频出,“大字宣传、小字免责”屡遭诟病。

当消费者钱包缩水,进入消费降级周期,他们对“教父”的容忍度,也随之归零——你不再提供实惠,反而玩起话术,收割粉丝的钱包,自然会被反噬。

还有餐饮界的西贝贾国龙,传统的餐饮大佬,因为罗永浩一条微博,彻底翻车。

西贝以前火,是因为中产崛起,宝妈们为了食品安全,愿意付高价。但当罗永浩撕开预制菜的遮羞布,大家发现花米其林的价格,吃的是加热包时,愤怒是必然的。

在下行周期的今天,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把工业品卖出工艺品的价格,触碰到了那根敏感的红线。

03

发现这些案例背后的共性了吗?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整个社会就像一部高速上行的电梯。社会在往上走,蛋糕越做越大,大家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听得进去鸡汤,容得下大佬们的油腻和爹味。

但今天,一切都变了。

经济发展,是一切问题的解药,当社会高歌猛进时,大众容忍的阈值也会不断提升。而当发展放缓,很多被掩盖的矛盾,就会浮现出来。

我们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工作不好找,工资涨不动,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年轻人不再幻想逆袭神话,只求一份体面的收入,和基本的尊重。

社会的价值逻辑,正在剧烈转向——从慕强,变成了共情弱者;从崇拜权威,变成了只要性价比;从相信努力就能翻身,到追问规则是否公平。

这一代年轻人,是最难带的一届,也是最有反叛精神的一代,他们早已完成了对权威的祛魅。那个曾经支撑大佬声望的社会心理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以前大家代入的是强者,幻想自己也能成为俞敏洪、吴京;现在大家代入的是弱者,是工位上的牛马,是被预制菜收割的食客。大家不再崇拜神坛上的人,而是更愿意保护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

所以,不管是俞敏洪还是其他大佬,都该醒醒了。

宏大叙事失效了,精英光环黯淡了,情怀牌也不再好使。靠口号、鸡汤、权威感来收割大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个时代,财富分化加剧,社会不缺高高在上的神,只缺能蹲下来,听一听普通人声音,共情普通人难处的人。

网友说的很对,员工还在吃糠,老板吃肉的时候不吧唧嘴,也是一种美德。

赞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20日 08:56
下一篇 2025年11月20日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