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充满「矛盾」与「无奈」的产品:Kindle Scribe 上手体验
Kindle 一直是引领电子墨水屏设备的厂商。即使 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之际,其 256 级灰阶抖动技术和硬件素质都是所有国产厂商望尘莫及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Kindle Oasis 3,虽然最近 iReader Ocean 2 和 Boox Lea
Kindle 一直是引领电子墨水屏设备的厂商。即使 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之际,其 256 级灰阶抖动技术和硬件素质都是所有国产厂商望尘莫及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Kindle Oasis 3,虽然最近 iReader Ocean 2 和 Boox Leaf 2 都有模仿的痕迹,但我还在观望它们的综合硬件素质。
不过,抛开硬件,它们那种更加本地化,适合于中国人的使用习惯的系统,也许是令很多 Kindle 用户更换设备的原因吧。但喜欢 Kindle 的大多数人一直期待着 Type-C 口的 Kindle Oasis 4,但等来的却是令人无奈且较为失望的 Kindle Scribe。
我本以为 Kindle 终于可以教市场怎么做大屏墨水屏设备,但「现实真的太现实 」,Kindle Scribe 在很多方面早已落后了国内外厂商,综合来看,也确实令我太过失望。可是,它在阅读方面仍然保留自己有史以来的特色。
对我来说,Kindle Scribe 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产品。它拥有业内最好的硬件素质,背后的一整块铝合金背板凸显了精致,可正面左侧粗大的边框又瞬间这种精致抹去。300 PPI 的屏幕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尤其较大的提升了 PDF 阅读的清晰度。可是,简陋的笔记系统很难让我们舒心地使用,不管是笔记本还是PDF的批注,和 Kindle 本身所擅长的书城和阅读体验相冲突。
总之,即使这是一款非常矛盾的产品,它似乎仍在告诉我们,Kindle 并未脱离其为了阅读而诞生的初衷。
顶级做工和不合格的手写体验
Kindle Scribe 的整体做工仍然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硬件素质。背面仍然采用 Kindle Oasis 的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机身,提升了整体结构强度。虽然背面四角处的防滑垫太小了,也提供了在光滑表面上不错的防滑性,增强了使用稳定性。
背面 (byExpert Review )
正面观感十分突兀。10.2 寸的屏幕大小,但是整体机身尺寸要比 10.3 寸的 reMarkable 2 要大上不少。四周边框略微高于屏幕玻璃,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左边的边框看上去也比同类尺寸大小的墨水屏设备要宽不少。因为我并没有在元太官网上看到这款屏幕,也没找到拆解视频,所以我猜测左侧宽度的原因应该有二:
其一,Kindle 将电源键、充电口、以及元太的 300 ppi 的屏幕都放在左侧进行排线。
其二,Kindle 也许想着不如直接给用户像 Kindle Oasis 一样的握持区。在我的实际体验中,这个宽度恰好可以让手掌,在不管是单手还是双手握持的时候,都可以有着不错的舒适程度。但这并不能为 Kindle 内部设计的失败开脱,在尺寸和重量都要高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正面看上去不够精致,这两个原因以及其自身重量(433g)使得翻页键的设置不切实际。
我很想说,这种设计带来的观感只有「丑」和「笨」,但是背部不可否认地拥有出人意料的精致。这种矛盾带给了我太多无奈,让我很难评说,也被迫陷入了一种「折中」的困境。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 Kindle Scribe 的话,便是:放大版的 Kindle Oasis 3。
开机之后,既可以通过登录账号也可以用手机 Kindle App 快速设置并同步所有内容。由于屏幕大的优势,底部导航栏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笔记本和更多,并在原来的图书商城按钮的左边,新增了「添加新笔记本」的按键。除了这个之外,不管是主界面,还是底部导航栏,以及其他操作,与所有 Kindle 都一样。Kindle 用户的学习成本极低,开机即用。
在进入评说读和写的矛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 Kindle Scribe 的笔记到底怎么样。创建笔记本之后,右侧会有一个悬浮按钮,点击可以进行功能切换:笔(圆珠笔)、橡皮、高亮、触摸(笔不好使)、三个点(点击后,显示「移到右侧」)。
笔触不可选,而且没有像其他厂商一样做字体渲染,没有 4096 级压感,而且点击笔和橡皮只能调整大小;毛毡(笔尖,tip)的材质也并不好。
我的一位在日本 Wacom 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书写体验并不好,与 RM2 相差甚远。在我的实际体验当中,也确实如此,书写时发出的声音很涩,像是在用圆珠笔在磨砂纸上写字。在书写上,说 Scribe 是业内最差的,似乎也不为过了。值得一提的也仅仅是,牺牲了压感,换来了极为跟手的低延迟 。
是的,Kindle Scribe 的笔记功能也将能说这么多。
不舒服的书写令我产生了一个问题:Kindle 为什么要打造 Scribe?
如果没有笔,Kindle Scribe 也许更出色
回顾发布会和几则广告,我们似乎能够找到答案。在发布会上的宣传片中大部分镜头都给到读书便签(或批注)的功能,而笔记部分的展示也仅仅是一笔带过。一个月前,官方主要发布了三则广告。第一则是表现笔记功能,但如同上述提到的那样,真的没什么可展示的;第二则是对比了一个人的读书便签在桌子上随风凌乱,但 Scribe 不会,只需要一点就可以了;第三则主要表现了傍晚或夜晚 Kindle Scribe 出色的暖光技术。
但更有意思的是,第四则广告是三者的合集,标题为:Adding writing to your reading experience。通俗一点儿说,意思是:阅读的时候,可以写了。
于是,Kindle 想告诉我们:「我们发现用户在读书的时候有批注和记笔记的习惯,而现有的 Kindle 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于是我们来打造一台吧。」也就是说,Kindle Scribe 诞生的目的似乎是为了辅助阅读,而不是为了记笔记。那么 Kindle Scribe 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回到读书便签和夜间阅读。Scribe 的批注自由度很高,我本以为需要先给句子划线,然后再点击笔记,进行批注,但使用时可以直接点哪里、记哪里。同时,Kindle 商城的购买的书籍都可以进行批注;所有导入的 EPUB 格式文件都可以批注;点击批注跳转到原文位置;支持国内账号的批注和同步。
Kindle 前灯的亮度均匀性也是业内望尘莫及的。某月和某石的设备都有不平均的问题,而这就使得在灯光不明亮,或者夜晚的场景中,对眼睛也许有着或多或少的不适感。而 Kindle 并没有这个问题。为了秉持出色的双色温前灯的阅读体验,Kindle 为 Scribe 配置了 35 颗灯珠,使其如同 Kindle Oasis 3 ,在日光下,冷光令 Scribe 在日光下有着明显得可读性;在昏暗场景下,暖色显示十分平均,使用得当基本不会伤眼。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但仍然建议将屏幕颜色调整至与环境光匹配的颜色。
冷、暖前光效果对比
第三个卖点是全新的屏幕。Kindle 与元太合作打造享有独占的 300 ppi 的墨水屏屏幕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视觉上,能够明显感知到字体内容变得清晰,不会像以前会因为边缘锯齿而模糊。所以,不存在和原来 227 ppi 的同尺寸屏幕看上去没区别的谬论。阅读起来,与真实打印的书籍十分相同。字体更清晰,更锐利,是物理上的绝对优势,用了就回不去了。
从这三个卖点,我们能够看出,Kindle Scribe 似乎击碎了我们对它的预设和期待。我们本以为他是能够与市场上同类产品不分伯仲,但事实却大相径庭。Kindle 并没有给此附着了太多的「竞技」元素,而是回归到自己的老本行——阅读,并更上一层楼。
将目光回到底部导航栏处,Kindle 原来在开机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这一层意思。与国产厂商将笔记放在最左侧使得唤醒设备之后立即可以记笔记的策略不同,Kindle 最左侧是主页,而笔记却被放在了第三个的位置。当然也可以说是中轴线偏右,也许能更方便快捷的访问笔记,但是如果经常用这个尺寸记笔记的话, Scribe 用起来真的会很别扭。
也许你也会说,说了这么多阅读的「好」,是为了给笔记的「不好」找理由吧。我的答案是,也许是吧,但也并不妨碍我们看待事实。这个尺寸中,除了 Scribe,我只用过 reMarkable 2 了。所以,此时,我想聊聊这两个产品背后哲学上的一个共同点:放下干扰,回归自我。
Kindle Scribe 此次的三个特点再次巩固了其业内第一的阅读体验,让我不受干扰地回归到了阅读本身,享受阅读,享受思考。而且,对于本就喜欢边读书边记录想法的我来说,Scribe 令我不用再费力气思考如何做批注才能不挤占如此紧凑的页边距。Scribe 在阅读上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愉悦和做读书笔记的安全感(利用 Readwise 可以将高亮自动同步到 Notion)。reMarkable 2 通过极致精美的工业设计,独特的软件,以及业内第一的手写体验,让我再次不受干扰地回归,并专注自己的想法。我重新掌握了思辨和创造的能力,在使用的两年中,我用它写出了无数得 A 的论文大纲和草稿。
Kindle Scribe vs reMarkable 2 (byFast Company )
虽然它们太过偏科——Scribe 精通阅读,reMarkable 精通书写——可与此同时,它们的产品定位又及其精准,所以也广受欢迎。例如,reMarkable 从 2017 年至 2022 年五月,1 代和 2 代在 40 个国家卖了一百万台,在 2021 年增长了 120%。这对于仅有一款墨水屏设备来说的 reMarkable 绝对是一个里程碑的。Kindle Scribe 问世之际,从来没有拥有此类产品的人表示跃跃欲试,而已经有了的人打算将其当做备用机。
在我看来,至少在这类产品上,我能够看到一种消失的工匠精神。在国产任何一家厂商中,我都找不出来,更别提还有小米这种哪有风就蹭哪里的厂商存在。他们似乎都在模仿者早年手机厂商,为了市场份额的你争我抢,而采用的「机海战术」,简直是「人、己、行业」。我看不到一款沉下心做出来、回归到「人」本身的墨水屏平板,而是在不断地创造需求。别的都不提,就提一点:灯光均匀性。如果国产能将前灯灯光做得均匀,减少暗光场景下对眼睛的伤害,我都谢天谢地了。
也许,Scribe 需要做的也仅仅是完善一些功能,比如多一些笔刷、PDF 的自适应裁切、高亮跳转笔记等。也许,再来一些自己独特的功能,就足够了。reMarkable 在 3.0 beta 也并未提升阅读的体验,比如仍然不支持中文内容等,而仍然努力改善记录的体验,他们甚至为配套的 PC 端 app 新增了打字输入的功能。
也许,国内也应该有出现这么一台偏科的产品。
总结
我们看到了 Kindle Scribe 自身的矛盾之处。因为功能的不完善,产生了使用边界不清晰,也就导致了很多矛盾和误解。
虽然 Scribe 道路似乎比其他人更加艰难,但是它通过 Scribe 告诉我们,它正在尝试,也在探路。所以,我们也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突,即强有力的阅读体验和罄竹难书的书写体验。两者结合在一起可谓是矛与盾。两者之间的权衡是 Kindle 接下来要去思考的,也许就像 MIUI 14 是 MIUI 12 的完全体一样,下一代 Kindle Scribe 会更好。
所以,这一代 Kindle Scribe 到底适合谁呢?
经常看漫画的人
经常用 Kindle 看书或者已经在 Kindle 上买了好多书的人
轻度使用 PDF 和笔记功能的人
不过,对我来说,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读写方式。
我唯一想问 Kindle 的是:搭载了 USB-C 口的 Kindle Oasis 4 什么时候出?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7539?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数派”(ID:sspaime),作者:南山居氪 ,责编:张奕源Nick ,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