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商超会员制与新零售

1.jpeg

(本文首发于清波专栏,授权紫金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超会员店的火爆,其实就是消费分级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京东模式与拼多多模式的不同道路,会员店针对的是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的中产阶级,追求的是一


(本文首发于清波专栏,授权紫金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超会员店的火爆,其实就是消费分级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京东模式与拼多多模式的不同道路,会员店针对的是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的中产阶级,追求的是一种舒适、有品位、有共鸣的消费体验,比如那些去山姆会员店打卡的网红,以及小红书上的那些攻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零售商眼中的送财童子。


明白了这个逻辑,才能理解为何拼多多火遍了神州大地,山姆会员最火的地方是上海和小红书,两三年前,山姆会员店还跟京东Plus会员一起合作,办理京东Plus会员就送山姆店的会籍,其实就是一样的逻辑。


不管是山姆会员店,还是盒马生鲜,乃至于几年前大红大火的各种“严选”电商,本质上都是盯着中产阶级这块零售大蛋糕,但是,真正能火到现在的,好像只有山姆会员店,各种“严选”电商都挂得差不多了,或者被阿里这样的巨头收购,而盒马在开创了在店吃海鲜的模式之后,这两年也显出了颓势,倒是洋和尚山姆会员店,在一线城市是开一家火一家,尤其是在小红书的加持之下,成为网红的打卡圣地。


这样的局面,肯定不是因为有“二选一”,而是这些看中城市中产阶级钱包的新零售模式,不少还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尤其是在盒马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用户口碑也在下滑,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大股东的投入,从董事会愿意烧钱的当红炸子鸡,变成要自负盈亏的对象,导致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下滑。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挂着新零售的招牌,但在很多地方骨子里还是旧零售,比如传统超市的熟食和生鲜改标签,难道换了一个会员店的招牌,就杜绝了吗?比如高昂的入场费,比如卖场里面入驻企业的销售人员来促销,这些传统零售里面被中产阶级特别讨厌的“潜规则”,在国内的很多新零售门店里面照样大行其道。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路径依赖”,比如一个店长,从家乐福店长变成了新零售会员店的店长,在面临KPI的盈利压力之下,他是选择以顾客为第一位,严守品质和服务,还是要捡起以前的江湖经验,把“潜规则”再用起来呢?即使店长能扛住压力,副店长、店员们呢,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传统零售,选择新零售只是因为传统超市效益不好了,但是固有的运营逻辑和盈利办法,还是那一套。


这既是国内要做山姆会员店那种美式会员制的最大问题之一,在制度设计上看上去很完美,新零售的顶层设计看起来也是特别漂亮,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就会不断变味,而且不只是夹杂了传统零售的很多弊端,甚至于把电商行业的潜规则也带了进来,举个例子,在我常去的一家盒马店,在某次购买一款爆款水果的时候,店员就告诉我线上配送的打折商品在店里面无法购买,这简直就是家电“电商定制款”的翻版,对于花了会员费续费的用户,竟然还要担心电商配送的和实体店购买的同样一种产品,品质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今天很多新零售门店的现实。


回到新零售与旧零售,如果山姆会员店“二选一”被坐实的话,监管部门肯定是要严厉处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杀入到这个赛道的诸多新玩家来说,在抱怨“二选一”之后,能不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反省下自己的“路径依赖”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新零售还是换了一层皮的新零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新零售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到现在至少有四五年了,但是真正能让中产阶级愿意购买、放心购买的商店,其实并不多,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新玩家想要进场的原因,市场空间还足够大,但要在供应链、员工管理、日常运营中真正脱胎换骨,抛弃传统零售的诸多弊端,尤其是被苛刻的中产阶层零容忍的行业潜规则,却不是那么容易,这也注定了,这个赛道的赢家只属于极少数玩家。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3:04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