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缩减1000万台后 三大动能助力彩电业“触底反弹”
[钉科技述评]近年来,彩电业承压严重。原因有很多,比如房地产严格管控、市场过于饱和、同质化和跨界竞争激烈等。从零售量规模来看,如今的彩电业即将进入发展的谷底。
[钉科技述评] 近年来,彩电业承压严重。原因有很多,比如房地产严格管控、市场过于饱和、同质化和跨界竞争激烈等。从零售量规模来看,如今的彩电业即将进入发展的谷底。
在电科技主办的9月10日中国大屏云游戏峰会上,中怡康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彩电业市场零售量规模将跌破4000万台大关,仅有3825万台,同比下滑7.5%;零售额规模为1142亿元,同比上涨13.1%。
从数据来看,2017年-2021年,彩电市场零售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其中2020年的降幅最大,达到了9.7%。可以看到,自2016年彩电行业零售量创纪录的超过5000万台之后,整个行业已经无法回到这样的高点。
5年时间,彩电零售规模就下滑了超过1000万台,这是整个行业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彩电企业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钉科技观察来看,最近5年来整个行业虽然处于下行状态,但也并不是毫无发展亮点和破局机会。
比如,整个行业的大屏化趋势明显,并且从用户端来看,消费者对于大尺寸电视的追求日益提升。中怡康调研数据显示,整个彩电行业的平均尺寸从2015的44.6英寸,上升为2021年的54.2英寸,未来消费者购买智能电视的平均尺寸将提升到63英寸。
大屏化深入推进为什么是利好?因为屏幕尺寸越大,整个行业的高端化就越容易实现,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就可以部分对冲销量下滑的影响。
当然,屏幕越大的好处,并不仅限于硬件本身可以卖的更贵。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在一个超高清的大屏上,电视企业可以联动上下游资源,在内容运营上做出更多尝试。
如今的大屏OTT产业实际上就是这样起来的。虽然整个行业百亿以上的体量并不能完全弥补硬件销量下滑的损失,但软硬一体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按照一些机构的预测,未来整个OTT行业的有望达到千亿规模。从单纯硬件销售到提供软硬一体的服务,发展模式的改变,将是电视行业的必由之路。而这条路,目前已经有了基本可见的面貌。
另外,在一些特定内容的加持下,电视硬件也在向细分化、场景化方向发展。比如,云游戏和大屏的结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在大屏云游戏峰会上,大屏生态协同创新是共识。京东黑电总经理戴可就介绍,在电视行业新价值探索期,京东对游戏电视这个品类有系统的思考和规划,在营销驱动、服务打造、场景拓展、标准规范等方面行动积极。京东黑电还预测,游戏电视品类规模3年内超100亿,问题不大。
整个产业也在积极行动。在大屏云游戏峰会上,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炫彩互动、京东、TCL雷鸟科技、创维电视、康佳电视、乐播科技、当贝科技以及西山居等云游戏产业链中的领导品牌们共聚一堂,共同推动起云游戏电视 2.0 标准白皮书的启动工作。
另外,钉科技注意到,头部电视企业都在产业下行周期深化自己的科技化能力。比如,TCL的智屏、海信的激光电视、创维的OLED电视等,围绕显示技术升级、人工智能应用、智能家居生态扩张等,积极进行科技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总体来看,电视大屏行业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但并不是没有发展希望和前进动能。钉科技观察认为,未来电视行业需要坚持做好三点:一是坚持“大屏化”不动摇,加力布局70+以上大屏市场;二是推动“科技化”不能停,高端才有高溢价和新玩法;三是对于”个性化、场景化”不轻视,游戏、教育、电商、社交、音乐等细分垂直市场需要格外重视。
事物都是辩证的。对于承压的彩电业来说,还有利好的一面,那就是整个行业有望在2021年之后迎来触底反弹。从中怡康数据来看,2021年零售量跌破4000万台,基本就是产业谷底了。2022-2023年整个电视市场将开启恢复性正增长。
总之,如果彩电行业在大屏化、科技化、个性场景化方面持续深耕,叠加家电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换新周期,未来5-8年行业依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5年缩减1000万台后 三大动能助力彩电业“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