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思维”遭痛批,产业思维跑出新独角兽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处以182亿罚款为起点,拉开了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审查。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处以182亿罚款为起点,拉开了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审查。
5月10日,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消保委约谈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平台。报道指出,平台应摒弃“唯流量思维”,不能依仗市场优势地位增加商户和消费者的不合理负担。
过去十年,互联网平台在蓝海中遨游,紧紧抓住了红利期,流量思维成为互联网平台的致胜法宝。然而,当曾经的少年不再青葱,不少隐藏在暗流中的问题浮上水面,当平台规模足够大,垄断就成了部分企业的选择。
但挤占生存空间一家独大,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可能直接阻碍创新。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存量市场中,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新生企业早已窥探到这一趋势,从新独角兽的运营密码中,可以窥见未来的新风口。而国家层面的反垄断布局,或许正在为创业新十年的愿景铺路。
“唯流量思维”走向终结
5月11日,千呼万唤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发布,从数据层面看,全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的状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增量空间越来越有限,流量红利即将到达瓶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高企,互联网各个赛道的生态也更加严峻,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未来的发展,不能依靠规模,而应该依靠技术,这是未来的方向。国家出手打击平台垄断,不仅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为了给后来者更多的机会,让新技术更好地驱动产业创新。
事实上,最近两年,国家对于“平台经济”从“规范”,再到“反垄断”,由行政部门发“指导意见”,再到“指南”,最后到立法,可谓层层递进。央媒近期对“唯流量思维”的反思,无疑是又一次规劝。
在互联网平台运营领域,美团是“流量思维”的反面案例。近期美团股价持续下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其面临的日益收紧的监管政策相关。
上海市消保委要求美团摒弃唯流量思维,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主要指出了美团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取消订单引发的退款问题,订送餐、生鲜蔬菜配送不履约问题以及页面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要求。美团方面对此表示,将根据要求,对其相关的业务进行自查与整肃,并将于近日递交整改报告。
美团外卖业务遭遇的反垄断监管,对其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下定论。不过,2020年财报中,742.1亿元的佣金收入占据美团当年营收的65%。而佣金中有近八成都来自于外卖。
无独有偶,去年,当互联网巨头们走了弯路,在社区团购中短兵相接,人民日报也曾发表社评,称互联网巨头与其在社区团购业务里肆意烧钱,不如把资金投入到真正的硬核技术里,呼吁互联网回归基础性工具的地位。
“唯流量思维”走向黄昏,但日落之后,却能看见天空闪耀着很多模式及产品创新的新星。靠“流量思维”打造轻资产平台,早已不是通向罗马的惟一途径,仍然有不少行业冒出新独角兽,而这些新兴企业,往往摒弃了“唯流量思维”,却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了产业链层面的升级。
产业思维跑出新独角兽
由于对流量思维有着清晰的认知,当前,不少新兴企业越做越重,把产品研发、供应链甚至渠道运营等全产业链都抓在手上。在这一基础上,企业针对产业更新的需求,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这种产业思维也跑出了新独角兽。
无论是在交通出行这样的风口领域,还是农业这种冷门地带,甚至新消费这种快速迭代的领域,都冒出了不少这样的独角兽。
在创新不断的交通出行领域,专注大县域市场的共享电单车企业松果出行近期开始造车。据《新京报》报道,松果出行在安徽合肥收购改造了一家电动车智能制造工厂,近期即将投产。据报道,在造车方面,松果出行从汽车领域直接挖了不少人,准备按照特斯拉的自动化标准造车。
松果出行为什么要造车?这家公司认为,要让大数据后台系统、车机系统与车辆完美匹配,同时车辆又必须很好地符合共享出行的需求,那就必须对车辆进行深度定制——这种定制最好的实现路径,就是由自有工厂生产。如果只是自研“车机系统”,但不能自己把握车辆生产供应链的话,系统级别智能化改造很难落地。
其实,要想在各环节推动创新,必须要把产业链做“重”,松果出行在大数据后台、车机系统、供应链、线下运维团队、安全事务还是政府事务上,都由自营团队直接把控。从松果的发展情况看,因为线下团队全部为自营,所以由大数据驱动的车辆管理运营,可以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从技术驱动的精细运营,到深度定制车辆在安全骑行、防盗方面的先进特性,松果出行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做出了创新。
从公开报道看,松果出行已经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这验证了松果模式的有效。
除了松果出行,垂直整合模式在很多领域都已开花,这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产业链加强把控,从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多点创新。这是物联网时代的创新方式,从产品研发到渠道,可以层层创新。
这种创新,在看似“传统”的农业领域,同样可以玩出花来。
去年猪价暴涨,养猪行业进入爆发期,但最先爆发的,不是“互联网养猪”的企业,而是传统企业牧原股份。
牧原的成长路径,其实就是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样板。产业布局,牧原直接延伸至了产业链最上游、也就是国内“卡脖子”的种猪育种领域。从育种到养猪,从猪舍管理再到饲料等原材料供应,产业链每个领域上,牧原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用技术驱动对养猪全产业链的精细管理。
今年一季度,在养猪全行业业绩惨淡的情况下,牧原股份仍然维持亮眼业绩,仅通过向同行出售猪苗就实现了大幅盈利。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则是在新消费领域——饮料行业这两年冒出了主打“0糖0脂0卡”的独角兽元气森林。元气森林崛起的背后,不是靠微小的创新,也不只是靠营销,而是企业对饮料产业链的升级。
元气森林的产品配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单凭经验就做出来的,而是用了做APP的模式做产品。
有分析报告显示,元气森林在打造产品时,先做小样测试,收集每一个终端(包括便利店)的用户反馈数据,通过数据反馈做产品配料、设计、包装、营销上迭代,测试出爆款后,快速做全渠道的营销和铺货。
元气森林能实现这条通路,本身与他绕过传统饮料企业的层层代理商模式,自建了一支渠道管理团队是分不开的。这样的团队可以直插到底,直接跟所有终端渠道沟通,实现对渠道的精细化管理。
在销售终端上,元气森林是饮料新品牌中,最快抓住了中国一二线城市“便利店”爆发风口的企业,这也是靠自营团队。当前,元气森林甚至在终端销售机上安装了监测设备,借助物联网技术监测收集每一个终端的销售情况,这同样为他未来的快速反应奠定了基础。
所以,不要再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把元气森林当成是一个营销驱动的企业,它让同行只能效仿而难以追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管理的全面创新。
从科技到农业,再到新消费领域,创新已然生根发芽,这里的创新,是用产业思维跑出来的创新。
硬核技术打开创新空间
每一种创新模式都不是凭空崛起的,而是伴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环境的变化而爆发的。
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爆发,底层逻辑就是城市化、移动互联网基建,以及政策推动的运营商提速降费。所以,21世纪进入新的十年,众多硬核技术逐渐成熟,为产业链级别的创新打开了空间。
首先是5G技术逐步应用落地。4G驱动了移动互联网,5G则将驱动物联网应用的爆发。除了通信基础设施之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入应用,也成为创新可能诞生的基础设施。
交通出行领域,松果电单车的大数据车辆管理系统,离不开物联网和算法的不断进步。在牧原猪场里的“猪脸识别”系统,在销售终端每一台自动贩卖机上的监控芯片,都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未来的企业创新,无论是从事生活服务、交通出行、新消费、文化内容,甚至农林牧渔等领域,他们都不再是单纯的To C,而是同时还必须To B——也就是针对产业变革需求,用包括AI、大数据等硬核技术,驱动产业链的更新迭代,构筑起自己的竞争护城河。
当前,国家意志也在不断引导、鼓励技术驱动的创新。我国曾经走过以市场换技术的艰难道路,而现在,在不断创新中,中国已经在许多领域做到国际领先,在创新经济的大海中激起更大的波浪。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2021年,这个反垄断的大年里,从顶层设计开始,正在为新的创新模式铺路。这或许是站在未来的前瞻视野里,对当下最好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