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AI大会:自动驾驶不会“消灭”司机而是解放时间,中国有望率先实现
[钉科技]在如今的科技圈子,“AI速度”必然是另人羡慕的: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共有涵盖13个种类的超过1600家公司获得了超过90亿美元的融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钉科技]在如今的科技圈子,“AI速度”必然是另人羡慕的: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共有涵盖13个种类的超过1600家公司获得了超过90亿美元的融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则显示,2016年,全球每10.9个小时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
整体来看,人工智能领域似乎既不缺人也不缺钱,更多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将技术落地,收获实际价值。可以看到的是,人工智能团队纷纷选择在细分领域将技术落地,单点突破,这或许是在现阶段突破市场的最好方式。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出行、医疗、教育、家居等,无疑是与生活关联最密切的。
24日,由腾讯汽车联合汽车·创新港举办的2017全球汽车AI大会在上海举行,人工智能助力之下,行业如何进化,是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
自动驾驶不会“消灭”司机,但会解放时间
成熟行业结合新技术之后,“颠覆”通常会成为高频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提到了“颠覆”,他认为人工智能将从三个方面改变汽车行业:一是属性变化,从以往的交通工具,变成智能移动空间;二是商业模式的全面颠覆,从侧重拥有到更侧重使用,智能共享时代开启;三是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工业云、协作机器人等全新手段将推进生产。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谈到的更多不是“颠覆”而是“升级”,李斌认为:自动驾驶的意义不是把司机消灭掉,或者大让家不买车了,在短时间之内也解决不了拥堵的问题,大家拥有汽车的模式、使用汽车的模式,不会随着自动驾驶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使用汽车的体验会发生变化,在车上的时间会被解放出来,车更加的安全,更加了解用户,不光是一个交通工具,会变成一个有情感的伙伴。
“8岁至80岁”,人工智能打破驾驶年龄边界
对于解放车上时间,增加驾驶安全性这件事,Udacity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原谷歌副总裁、Google X实验室联合创始人、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从另外一个侧面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自动驾驶的成熟,将打破汽车驾驶的年龄边界,儿童与老人都有望在路上体验兜风的快感。
Sebastian Thrun认为,2050年自动驾驶会超过人类驾驶行为。当然,看好的同时,Sebastian Thrun也对可能面临的困难有所预期,他表示:我们需要在计算机方面有更多提升,因为它会牵扯到很多制造零件,而且我们需要去更新这些零件,包括考虑如何让这些零件能够适应我们20年后的自动驾驶的技术。所以在未来,我们前面的路上有很多的障碍和挑战。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批实现无人驾驶国家之一
Sebastian Thrun在时间段上的判断得到了一些共识,他认为,伴随着共享汽车在中国风靡,未来几年,自动驾驶将融入中国的共享汽车领域。奥迪中国自动驾驶与底盘研发总负责人Stefan Greiner也表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批实现无人驾驶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仅是行业共同推动的结果和消费者的显示需要,也是政策推动的结果。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了面向2030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汽车被视为中国人工智能重点应用的领域之一。
协同整合才能促发展,全球汽车AI俱乐部成立
自动驾驶需要集体推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英特尔全球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总经理 FIAZ MOHAMED表示,英特尔有一系列的产品组合来应对问题,但从主机厂的车辆到云计算、互联方面需要的多方协同。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和其他技术,才能最终推出成熟的产品和成功的产品。他表示:“无论小企业、大规模企业,在生态系统当中包括我谈到的芯片、算法、大数据和主机厂等等,这并非平台之间的竞争,协同和整合更为重要。”
美国高通公司高级技术标准总监李俨则表示,无人驾驶是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当中一个环节,如果要达到智能交通的目标,需要大量的协作环节:车车协作,车路协作,车和人的协作。信息也应该是共享的,因为只有信息越加共享,人工智能的环节才有更多的信息可以使用。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集团和腾讯汽车牵头成立全球汽车AI俱乐部,希望汇聚国内外汽车AI领域专家企业共同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互助的平台。未来的目标是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泛产业联盟,推动资源对接与AI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全球汽车AI大会:自动驾驶不会“消灭”司机而是解放时间,中国有望率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