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电器新掌舵人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值得彩电业深思
[钉科技述评] 刚刚履新海信电器总经理的于芝涛,昨天出现在年终北京的媒体活动上。作为国内彩电领军企业,海信电视的一举一动,对于彩电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芝涛上任后,海信电视会有哪些新动作,外界颇为关
[钉科技述评] 刚刚履新海信电器总经理的于芝涛,昨天出现在年终北京的媒体活动上。作为国内彩电领军企业,海信电视的一举一动,对于彩电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芝涛上任后,海信电视会有哪些新动作,外界颇为关注。
其实,一些大的方向,包括笔者在内的彩电行业观察者都比较清楚。比如,持续提升ULED背光分区能力,激光电视向三色激光升级,在画质芯片、AI技术等方面也会有新的动作。
具体的战略、策略这里不做展开。引起笔者关注的是于芝涛提出的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对整个彩电行业发出的拷问。
一是低质低价能否引领电视发展?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彩电企业至今尚未解答的。互联网企业低价冲量,在做大规模后寄望于后向运营弥补前期投入,甚至是亏损。是跟随这一策略还是坚持做自己,每个企业的答案不一。
二是生态能否成为电视企业的救命稻草。
乐视之后,一些彩电企业言必称生态。仿佛,生态成为一种“商业正确”,不提“生态”意味着落伍,而生态也成为后发者逆袭称雄的关键。生态到底有多重要?是当做差异化能力All in还是当做一项基础能力,每个企业的答案不一。
三是做工厂还是做品牌。
做OEM贴牌代工还是坚持做自牌,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现实是,很多企业会两者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两手抓。但如何做好平衡,并不简单。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变,彩电业责无旁贷。但具体到单个企业,因为资源和能力不同,答案也不一。
在钉科技看来,低价低质不可能成为引领企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是彩电企业的基础能力,差异化体现在精细化运营和外链资源多少以及能否有效协同上,而坚持发展自主品牌虽然艰苦但值得长期坚守。
2019年,彩电行业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依然同步推进,对于彩电企业来说,只有做不好的品牌,没有做不好的市场。路径决定结果,格局决定结局,认真思考和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彩电业或有更光明的未来。(本文为家电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海信电器新掌舵人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值得彩电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