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角力“618” 苏宁、京东、淘宝纷纷锁定“拼购”
[钉科技报道]距离2019年“618”的到来已不足一个月,各家电商平台都已经开始进行预热,提前进入了“战斗状态”。伴随着阿里、苏宁、京东今年“618”玩法的全面发布,从渠道铺设、品牌营销,再到增值服务等方面,都可
[钉科技报道]距离2019年“618”的到来已不足一个月,各家电商平台都已经开始进行预热,提前进入了“战斗状态”。伴随着阿里、苏宁、京东今年“618”玩法的全面发布,从渠道铺设、品牌营销,再到增值服务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三大平台在“618”期间,都对下沉市场有所侧重。
据了解,阿里方面将通过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卖等淘系11个营销平台,并宣称“开启史上最大投入”,助推品牌商家加速下沉;苏宁方面则表示,“618”期间,5000家苏宁易购县镇店让好产品下沉到乡镇,30365+46项服务承诺下沉至超1000家县级服务站;京东“618”会发起一项“LBS城市接力赛”活动,覆盖国内360多个城市,从城市覆盖数量上来说是以下沉市场为主,同时,京东在近期开启了“618”的首场预热活动“全面拼购日”,也看出了京东“下沉”的决心。
尽管今年的“618”尚未正式开启,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下沉市场”将会成为电商巨头们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电商巨头们为何纷纷瞄准下沉市场?
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各平台在一二线城市中增速逐渐减缓,反而盯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拼多多强势崛起,保持着高速增长,甚至在活跃用户数上超越了京东。因此,巨头们选择“下沉市场”,一方面,可以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到“618”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新流量。
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数量高达9.34亿,拥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但电商平台想要“下沉成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下沉市场”中城市所处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明显,这使得当地的消费观念、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偏差,同时,部分地区物流的难以触及,也会成为电商平台“下沉”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
其次,尽管是下沉市场,消费者也会趋于理性,因此,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苏宁在下沉市场的争夺战中,还需要更加完善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在获取新流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正循环。(钉科技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钉科技”)
电商巨头角力“618” 苏宁、京东、淘宝纷纷锁定“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