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重构加速!韩系电视全线退守,北美“大本营”也告急
中国双雄TCL与海信的强势崛起,份额分别攀升至13.7%与11.9%。
昔日凭借顶级屏幕技术叱咤全球的韩系电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10月6日,韩国媒体《经济日报》刊文,直言本国电视产业“步履蹒跚”。这并非危言耸听,Omdia近三年的市场数据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权力更迭图景:三星电子份额从22.5%滑落至19.2%,LG电子从12.6%跌至10.7%。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双雄TCL与海信的强势崛起,份额分别攀升至13.7%与11.9%。尤为引人注目的是,TCL在短短五年内实现市场份额近乎翻番的硬核表现,从2020年的7.4%一路赶超LG,直逼三星的王座。
有资深媒体人士向《视听圈》分析:TCL电视之所以能在全球彩电市场强势崛起,可视为TCL制造、研发、渠道、营销方面的全球性布局到了开花结果阶段。特别是它最大的王牌,“液晶面板”的突破,带来了战略性优势。能够自主掌控面板技术,就拿到了彩电50%的成本、75%的核心技术——让TCL无论是“上游涨价”还是“降价”,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都能从容应对。
中国品牌何以逆势而上?
这场格局巨变的背后,是全球电视市场进入饱和期后的一场“生存法则”之变。在整体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控制力与成本优势,挥动了“价格”这柄最直接的利器。为应对激烈的价格竞争,全球电视平均售价持续下行,去年下降3.8%,今年上半年再降2.5%。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对维持高溢价以支撑其高端技术投入的韩系品牌造成了巨大压力。
数据显示,LG电子MS事业本部成为今年上半年公司内部唯一亏损的部门,亏损高达1868亿韩元,并已启动针对老员工的自愿退休计划,这正是韩系品牌在成本竞争中陷入被动的真实写照。中国品牌则凭借更灵活的成本结构和庞大的本土市场,在红海中开拓了增长路径。
全球彩电“货仓”市场出现了“变数”
如果说全球份额的下滑是警报,那么北美市场的战况则是三星电视面临的真正“滑铁卢”前兆。北美作为全球货仓主流市场,一直是三星利润与份额的压舱石。然而,如今这一堡垒正遭受多方围攻。
Omdia数据显示,三星今年一季度在北美市场份额为21.6%,虽居第一但优势已大幅收窄。冲击不仅来自份额已合计超25%的TCL与海信,更意想不到的挑战者来自零售巨头沃尔玛。其自有超低价品牌OnnTV(比三星便宜约40%)份额已达13%,加之其对北美本土品牌Vizio的收购,沃尔玛系电视合并份额已逼近25%。这种“零售自有品牌+本土品牌”的组合拳,正从底层颠覆三星的渠道优势。
后记点评: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三星电视全球第一的宝座已岌岌可危。其份额从2020年超30%的高点跌至目前不足20%,颓势明显。而一旦北美这个最后的“大本营”在TCL、海信及沃尔玛系的合力“围攻”下被攻陷,三星王冠坠地将从可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