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净利润增26.6% 电视产业重构增长
这印证了“高端化+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更映射出中国电视产业的结构性变革。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不短的低潮期之后,中国电视头部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
8月25日晚间,海信视像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信视像营收达272.31亿元,同比增长6.95%;归母净利润达10.56亿元,同比增长26.63%。净利润增速显著超过营收增速,反映的是海信视像的供应链管理优化呈现显著,同时中国电视产业的结构化升级,让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显著拉动了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具体数据来看,Mini LED电视、大尺寸电视成为了海信视像的增长支柱。中期报告显示,海信视像凭借Mini LED电视以及98吋以上大尺寸电视,在高端市场凸显竞争力。其中海信系98吋及以上产品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85.29% ,Mini LED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08.24%。
增长新路径
除了海信视像外,8月22日发布中期报告的TCL同样取得好成绩。TCL电子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TCL电子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0.4%至547.8亿港元;除税后利润10.5亿港元,同比增长60.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6亿港元,同比增幅达62.0%。
TCL的增长策略和海信视像如出一辙。TCL在中国市场稳步推进中高端战略,发挥Mini LED电视以及大尺寸电视的带动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TCL电视国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其中TCL品牌电视出货量实现了10.2%的同比增长。同时,TCL Mini LED电视国内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154.2%,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至21.2%。
针对海外市场,不管是海信视像还是TCL都热衷于在进行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同时,发力体育营销,扩大品牌知名度。其中,海信视像依托欧洲杯、世俱杯等国际赛事,持续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奥维数据显示,世俱杯开赛首周,海信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重点市场的百吋电视销量同比增长66%。
TCL电子也借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展会、电竞盛事及影视合作等全球性高影响力场景,持续扩大品牌全球声量。数据显示,TCL电视在美国、法国、波兰、澳洲等近二十个国家零售量排名稳居前三。2025年上半年,TCL电视国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7%,其中,TCL Mini LED电视国际市场出货量大幅增长196.8%,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至7.7%。
当前,高端化以及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头部企业的主要增长策略。一方面,全球电视的出货量在2亿台徘徊,且呈现下行趋势。电视企业惯性使用的规模化策略已经无以为继。转向追求利润的价值升级成为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共性策略。其中,依托中国产业链技术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加大大尺寸电视以及Mini LED电视在市场的投放力度成为了企业价值战突围的有效策略。
Omdia数据显示,全球电视整体出货量同比微降0.1%,但Mini LED电视却呈现出82.9%的爆发式增长,而75英寸以上大屏产品继续在高速增长的跑道之上。"Mini LED电视+超大屏"共同构成了存量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Mini LED电视渗透率将突破25%。同时75英寸+巨幕成"黄金赛道":90英寸以上电视增长57.4%,80-89英寸增长26.5%,75-79英寸稳增12.3%。
技术变革期下的洗牌
技术引发的结构升级,叠加头部企业的全球化品牌建设力度加大,全球电视产业迎来的新一轮洗牌。其中,在中国市场,押注Mini LED电视的企业取得先机,形成了海信、TCL、小米的三强格局。而曾经和海信争高下的创维,则开始掉队。
而在全球市场,则呈现出日本品牌边缘化,韩国品牌发展停滞,中国品牌奋起直追的局面。集邦咨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量达 9250 万台,同比增长 2%。其中TOP 5品牌合计占据65.6%的份额。
从座次来看,三星仍然占据首座地位,但增长基本停滞。而LG则滑落到了第四席位。紧随三星之后的,是两家中国企业——TCL以及海信。而第五席位,则是另一个中国品牌——小米。日本品牌则归入Others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出货量TOP 5中的中国品牌均处于增长通道。其中小米的出货量增速达1.5%,而TCL、海信的增速则分别达到了12.5%、7.3%。中国品牌的亮眼增速得益于“大屏”+“高端”的战略。其中Mini LED电视展现出了中国产业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让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实现持续突破。
集邦咨询指出,2025年全球Mini LED电视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突破,预计出货量达1290万台,同比激增67%,市场渗透率提升至6.6%。值得关注的是,海信、TCL、小米三大中国品牌以62%的合计市占率领跑Mini LED电视市场。
海信视像以及TCL电子2025年中报的亮眼业绩,不仅印证了“高端化+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更映射出中国电视产业的结构性变革——技术升级替代价格战、全球化运营重构竞争壁垒已成为头部企业的核心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