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对人形机器人“不来电”

1.jpeg

欧洲现阶段还未真正发力人形机器人赛道。

  欧洲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产业高地,不仅孕育了ABB、库卡、史陶比尔、浮朋等众多机器人巨头公司,还研发制造了工业、服务、医疗等众多机器人品类,但是在最近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欧洲却似乎反应“迟缓”——相比中、日、美三国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欧洲却鲜有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被关注。欧洲这个机器人产业“六边形战士”掉队了?

  欧洲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掉队?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火热,离不开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的投注——2021年,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马斯克极尽溢美之辞。

  马斯克的入局,极大地提升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吸引力,各国公司铆足劲竞逐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其中,中日美三国的明星公司表现抢眼。美国的波士顿动力、特斯拉、Figure AI、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等分别推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形机器人;在中国,企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7款高水平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亮相,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先后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抢占产业赛道;在日本,科技巨头、高校院所以及传统工业企业持续布局人形机器人,近一两年,东京大学发布人形机器人“武藏”、川崎重工(KAWASAKI)推出第八代人形机器人Kaleido和保姆机器人Friends、索尼也表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品……

  相比中日美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021年之后,欧洲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屈指可数——一家是获得OPEN AI投资的挪威人形机器人1X,该公司近期发布了双足机器人NEO Beta;另一家是英国公司Engineered Arts,该公司在2024年MWC推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Ameca。

  事实上,无论在应用密度还是知名公司数量上,欧洲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产业的高地。在应用领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2年,亚洲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 168 台,北美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188台,而欧盟的机器人密度高达每万名工人 208 台,位列全球第一。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德国的西门子和‌EndoMaster、意大利Medical Microinstruments (MMI),法国的Quantum Surgical和HEPTA Medical等享有一定国际声誉。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意大利的柯马(COMAU)、瑞士的ABB、史陶比尔、孚朋,以及起源于德国的库卡(已被美的收购)、丹麦的Universal Robots,可以制造包括工业、移动、服务、物流/搬运、协作、轨道等种类的机器人。

  人们不禁发问,欧洲人对人形机器人不感兴趣吗?

  “单独说人形机器人,意大利、德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有代表性产品,不过诞生时间都较早,在场景上也没有找准切入点。”机器人资深产品和商业化专家刘晋宇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欧洲机构和公司在21世纪初发布过人形机器人,例如,2007年法国企业 Aldebaran Robotics(已被日本软银收购)推出过人形机器人NAO,并在2015年推出了另一款人形机器人Pepper,2009年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发布了轮式人形机器人Justin,2017年,西班牙公司PAL Robotics推出了仿人机器人TALOS……但是在(2021年)特斯拉擎天柱发布后,欧洲的人形机器人发布数量断崖式下降。

  AI成为欧洲冲入赛道的绊脚石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当前,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最理想载体,其流淌的“AI基因”,让其成为全球津津乐道的产业话题,却也成为欧洲对其却步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AI技术占比过高让欧洲传统机器人公司望而却步。

  “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布局厂商的基因亦存在巨大差异。”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大部分传统工业机器人都鲜有大动作,究其原因,产品属性大相径庭是重要原因——工业机器人强调“专用性”和“稳定可靠性”,是硬件+运动控制(小脑)的组合。而人形机器人则更多强调 “通用性”和“智能性”,是硬件+运动控制(小脑)+AI(大脑)的深度组合,系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

  “可能对这些欧洲机器人公司来说,做人形机器人甚至不亚于转型新赛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工智能专家表示,欧洲在21世纪初期布局的人形机器人基本只具有机械属性;AI大模型加持后,人形机器人可以具备更加强大的泛化能力,将更好地与物理世界交互。这也提高了人形机器人入局者的AI能力门槛——欧洲机器人厂商的能力更多体现在机械、机电、运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在人形机器人必需的AI大模型、软件算法等技术方面挑战比较大。

  另一方面,欧洲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谨慎态度,更为人形机器人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欧洲机器人对人工智能技术抱有较高的防备心。“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欧洲最大的机器人组织——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Juha Röning在8月公开表示,作为欧洲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机器人以符合欧洲发展需要的方式运作。。他认为,全球机器人生态系统需要有能够被普遍理解的标准和规则,这样的发展才会对人类福祉有益,并表示还将通过推动立法等方式,保证机器人的安全可靠。

  从Juha Röning的发言不难窥见,欧洲机器人产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的保守态度。事实上,人工智能等相关应用在欧洲一直是个严肃话题。欧洲当地时间8月1日,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人工智能法案》提出,根据对社会构成风险的程度,人工智能技术不同的应用方式将受到不同的监管,自动驾驶汽车、医疗设备等被列入首批“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

  行业专家认为,在欧洲严苛的AI监管环境下,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AI公司发展将举步维艰。

  实用主义和羸弱创投环境影响巨大

  除了AI“基因”的影响,在人形机器人主体方面,务实的欧洲机器人公司还在观望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羸弱的创投环境让创业公司很难获得资本青睐,这两个因素也为欧洲踏上人形机器人赛道安装了又一道“刹车片”。

  近一年,中美人形机器人纷纷进入汽车生产场景—— 美国Apptronik的Apollo人形机器人进入梅赛德斯-奔驰,Figure01进入宝马美国斯帕坦堡工厂,中国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蔚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等汽车厂实训。

  “不看好、没有必要、完全是在炫技。”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arc Raibert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于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制造领域的态度。

  “汽车制造是传统机器人公司的优势场景,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哪一个不是汽车产线上的顶梁柱?目前人形机器人就算进入产线也不能当作劳动力,只能算是产线上的吉祥物。”某机器人厂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法国国家技术学院院士、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教授Abderrahmane Kheddar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尽管机器人在制造业中能够带来效率提升和更高的生产质量,但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尚未完全展现出来,当前人形机器人无法真正像人类一样工作。”Abderrahmane Kheddar说道。

  尽管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高达380亿美元。人工智能专家却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当前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相对较小,大规模落地的买家还没有出现,这也让‘务实’的欧洲机器人公司选择观望人形机器人这一新赛道。”

  从美国的Figure AI、Figure AI、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到中国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优必选、星动纪元……创业公司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中坚力量,而欧洲创投环境也阻碍了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的发展壮大。

  “其实欧洲学术界在人形机器人层面的技术积累并不少,只是缺少了学术往商用转化的桥梁。”刘晋宇认为,欧洲的创投体系实力与中美相差较大,无论是天使投资机构的数量、近年来的融资金额和数量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深刻影响欧洲成功孵化新技术的效率,不仅是人形机器人,在自动驾驶和AI领域亦有体现。

  “相比中美, 欧洲各国没有将发展人形机器人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目前主要还是院校主导,因此在技术创新、创投资金引入方面都处于劣势。”刘晋宇表示。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人形机器人已经频繁出现在中美的产业政策中,2023年5月,美国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开放战略计划(2023版)》,十分重视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的落地。美国国防部、宇航局等部门也鼓励人形机器人发展。去年,我国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今年1月,工信部会同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到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刘晋宇表示,相比中美,欧洲政治体系难支持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加之,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更喜欢实用型的产品方案,当前不实用的人形机器人很难被上升为区域优先发展的产业。

  毫无疑问,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欧洲现阶段还未真正发力人形机器人赛道,但是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缺乏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加剧,以及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不断进步和场景落地的成熟。行业专家普遍认为,不排除未来欧洲会向人形机器人抛来“橄榄枝”。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17:35
下一篇 2024年11月23日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