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到2027年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
《行动计划》指出“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发布《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
《行动计划》明确了“23456”目标体系。“2”为:构建两个中心,即合肥市研发制造与应用中心、芜湖市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中心;“3”为:建设三大平台,即为人形机器人专设的省级创新平台、融资平台、招引孵化平台;“4”为:打造不少于4种型号有国内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整机;“5”为:开发控制器、高功率密度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一体化关节、轻质灵巧手、电子皮肤等5类优势部组件;“6”为:推出面向制造、应急、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文旅服务等六大领域场景的多类型人形机器人产品,形成示范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了“做优整机、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共建生态”四大发展重点。在做优整机方面,安徽将开发面向巡检巡视、设备检修等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面向国网、水务、石化等领域的特殊作业人形机器人;面向汽车、3C制造、钢结构、光伏等领域的轻量化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面向家政服务、养老陪护等领域的智能机器人。
《行动计划》明确了“攻克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推广应用场景、推进集群建设、强化支撑能力”五大重点任务。在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指出“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系统谋划抢先布局。逐步构建以合肥为核心、芜湖为支撑的“两中心”产业格局。即:合肥市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合肥市人形机器人推广应用中心、芜湖市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中心。
其中,合肥市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依托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高校,江淮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院所,组织人形机器人原创和前沿技术创新,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打通科产研用链路;合肥市人形机器人推广应用中心依托合肥市场景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在汽车制造、3C制造领域,在省立医院、安医一附院等医院以及康养领域,在科技馆、规划馆等公益场馆,在特殊危险操作领域,以及各类展销会、成果会上,采取体验、定制、攻关等方式,出台政策支持多场景推广应用,形成场景应用示范。芜湖市人形机器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中心发挥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链条优势,依托埃夫特、安徽共创、清能德创、奥一精机、翡叶动力、清川电气、四维时代、芜湖机器人集团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芜湖哈特、芜湖安普等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安徽赛宝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中心,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与合肥人形机器人系统研发制造中心形成深度协同、差异互补,协同构建安徽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