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谣言到预言,小米造车会不会成为现实?

1.jpeg

其实,小米造车已经早有预兆。或许其进入汽车领域并不会让我们等待太久。

无论真假,每一次关于手机行业的跨界消息都能引发一阵“网络海啸”。

日前,网络上流传出小米即将发布年轻人第一辆汽车——青悦S1的消息。虽然,小米集团公关部及时的进行辟谣,但仍然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讨论。众多周知,对于科技圈的所谓“谣言”来说,基本上都与真相这个孪生兄弟前后脚出场。然而,这一次的消息在蓝科技看来,作为“哥哥”的谣言似乎是一个急性子,还没等“弟弟”出世就急忙忙跑了出来。

造车现在不是小米最好的时机

其实,小米早已经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在未来刚起步时期,李斌就获得了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投资。2019年11月,小鹏汽车在C轮融资中也获得了小米集团的投资。

另外,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小米也没有放弃对于汽车行业的投资与合作。今年4月,小米战略投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Pateo),双方将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进行合作;7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AMG F1车队合作推出特别版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Mi Electric Scooter Pro 2);9月,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和奔驰达成合作,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将携手梅赛德斯—奔驰SUV。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小米频频与汽车行业进行密切的联系,但是基本上处于投资和业务联动的方式来进行,对于造车方面并没有丝毫的动静。在蓝科技看来,小米在汽车领域的这种联动方式,也源于对于汽车行业的陌生以及自身集团发展战略的核心的侧重。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传统汽车将逐渐联网化、智能化、电动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汽车的本质也决定了智能汽车的制造将是一个无比烧钱的项目。相较于手机行业的供应链整合方式,汽车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

如果说,当前董明珠以30亿人民币入股银隆新能源高调造车无疾而终,让小米感到了跨界汽车行业的风险的话。那么,特斯拉狂砸500亿所建立起得上海超级工厂以及汽车行业中的“小米”小鹏汽车最低14.6万元的售价,让小米意识到了自己用户群体的不能承受之重。

更重要的是,在任何公开的场合,小米对于未来战略规划核心的声音都是“手机+AIoT”,而所有的投资都是基于这个核心来进行投资联动。以投资小鹏汽车为例,因为其并不涉足与AIoT以及手机业务,小米的投资也可以让其快速的抢占出行入口,彻底贯彻小米“万物互联”的理念。

在未来,一旦小鹏汽车打开了市场,小米便可以投资关系坐享红利,这显然比亲自造车要实惠的多。同时,在与奔驰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借助BBA系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小米手机的受众群体以及高端形象。

未来小米会造车吗?

因此,在近几年中,我们猜测小米未必会亲自涉足汽车制造行业。毕竟,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机重回世界前三,且股票价格也在不断上升,这有助于小米在手机领域持续上升。小米很可能没有必要进入一个目前处于不断亏损且烧钱的行业。

但是在未来,随着智能手机业务不断触及天花板以及多元化的发展之下,关于小米造车,应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在今年的手机市场上,虽然在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增长45%,但根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8亿部,同比下跌1%,延续了自2017以来的下跌态势。同时,在手机行业中同质化、价格战等问题的频发且至今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之时,智能手机未来的增速放缓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如果小米想要长久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强自己“万物互联”的理念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就要寻找在智能领域全新的增长点。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智能汽车也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之一。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45%,预计2025年将提升到60%。

其中,由于中国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这也意味着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现如今的中国汽车行业中,竟还没产生任何一家“领头羊”企业,甚至成功入围者都少之又少。面对未来巨大的市场蛋糕,小米作为一家多元化科技企业,断然没有放弃的道理。

消费者的期盼

小米造车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也是因为小米给消费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搅局者”。在手机行业,成长初期的小米以性价比打天下。也正是因为小米的出现,让智能手机的售价一降再降,从某一方面来说也起到了让智能手机普及的作用。甚至如今,在小米的不断发展之下,连高傲的苹果都不断降价来“保护”自己的用户。

如果小米进入汽车行业的传言真的属实的话,也可以复制手机行业上的成功。以性价比为自己的汽车打开销路。进而降低所有汽车企业的售价,并让价格变得公开透明。未来的智能汽车,更多将是与硬件软件相关,和传统汽车会有很大差异,而这可能是小米的拿手好戏。

当然,在消费者如此期盼的背后,也是源于对小米品牌的信任。虽然我们看到,在网络上对于小米的言论褒贬不一。但是,争议中成长的小米,获得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让市场不断提高对小米的预期。

其实,小米造车已经早有预兆。2015年小米就曾宣布将会进入汽车领域,虽说之后便解释说未来3—5年没有实施的可能性。但在2017年小米在印度市场便提交了一份可能在印度销售“各种交通、传送和其他运输设备,包括部件、设备,无论这些车辆是基于电动、其他任何动力还是机械动力”的申报。以及近两年频繁的与车企联动,都可以表明,小米进入造车的时间或许并不会很久。

(图片1/3来源:大作)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30日 10:25
下一篇 2024年10月30日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