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百联共同孵化新零售,不仅仅是便利店|乐言商业
这是阿里与百联共同投资与打造的新零售品牌“逸刻”。
面积比普通便利店略大,店内除了基本便利店所具备的陈列外,还划分了烘焙区、生鲜果蔬区、个人护理、花卉和简餐服务等。这是阿里与百联共同投资与打造的新零售品牌“逸刻”。
“逸刻”其实已经低调打造了一段时间,其一直都在研究商业模型和定位,鲜少在公众面前展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逸刻新零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百联集团控股的上海商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7%,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3%。二者的分工是:逸刻便利门店运营由百联团队来主导,后台系统则由阿里来开发,比如淘鲜达的结账系统等。
然而,便利店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数据,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西安市的便利店增长率达到了24.6%,是所有城市中发展最快的,其次是北京和厦门。而大连、兰州、哈尔滨的便利店发展同比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的持续高企,便利店的经营压力空前巨大,而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店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发展的潜力因地域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中,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基本成熟。随着门店资源逐渐稀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市场发展空间越发有限。
在这样巨大竞争压力的背景下,笔者在最初知晓阿里与百联要联手打造便利店时,有一些疑惑,毕竟便利店市场中各大品牌你争我夺,光是选址就已经硝烟弥漫,更何况如今市场格局已形成,后来者要居上并不容易。
如今,根据“逸刻”现场的布置,笔者认为,与其说“逸刻”是便利店,不如说是融合了便利店、面包房、生鲜超市、健与美小店、花店和简餐厅的综合业态。这也可见阿里和百联的逸刻新零售团队希望做出差异化。
在笔者看来,“逸刻”有几大商业逻辑。第一,“逸刻”门店选址在商圈或办公楼区域,针对年轻客户群,这类客户群体的消费力较强,对商品和便捷性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逸刻”门店内有不少中高端护理用品、进口商品等;第二,融合了面包房、生鲜超市、健与美小店、花店和简餐厅的“逸刻”相当于把年轻白领的日常消费场景全覆盖了,从早餐、午餐、下午茶、水果、日用品到化妆与保健品、晚餐等都包罗了,“逸刻”甚至通过“逸小兔”早餐门店、流动早餐车来力拓早餐市场;第三,消费场景全覆盖也使“逸刻”的客单价与消费频次要比普通便利店高,其利润空间也会更高。
如今,线上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对于阿里这类电商而言,创造更多线下消费场景相当于获得了客流,然后通过O2O方式将实体店客流导流到线上,再通过会员管理等方式增加客户黏性。
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消费人群、消费特征、需求结构和购买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于百联系而言,实体零售商需要注入新零售元素,并结合技术手段来进行数字化管理,做到“线上线下一盘货”,光靠实体店自己的不完全数据和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模糊且难以真正了解顾客关联消费的,但结合科技手法则能精准触达消费端。因此“逸刻”目前也在通过小程序等方式获得更多客户画像,掌握大数据后,对于门店选址、货品调整、价格、供应链管理等都有帮助,能更精准地进行营销。
根据计划,“逸刻”到今年年底要扩张到150~200家门店,其中要布局40家“逸小兔”早餐门店,包括20家“网订柜取”模式及20辆“逸小兔”流动早餐车。
笔者认为,“逸刻”的全覆盖场景消费模式和数字化运作有其优势,也的确可以吸引年轻客流,但这类业态也存在挑战。第一,餐饮,尤其是现场制作餐点需要符合很多条件并获取相关证照,这会给门店拓展带来门槛和难度。第二,鲜食、鲜花等货品的损耗率比较高,这也给门店增加了成本风险。第三,日化和保健品虽然客单价高,但周转率不高,业者需要考虑库存管理问题。第四,这类覆盖白领客户群生活方式的业态适合开设在办公区域,但办公区域门店在周末的生意会比较冷清,如何弥补双休日的营业额也是个问题。
此外,连锁店必须规模化才能有后续效应,“逸刻”刚起步,相对全家这类动辄数千家门店的便利店同业者而言,规模还很小,虽然根据注册资本情况来看,目前“逸刻”背后有10亿元经费可以“燃烧”,但经费总有“烧”完的一天,关键是“逸刻”需要自身“造血”,做可持续发展。